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閒居感怀十七首 其四

明代方孝孺

贤有四海志,家无一金赀。言高力不足,举世争笑之。

不如富侠子,钱刀散孤嫠。闾阎称行义,赫赫名声垂。

方孝孺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4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四时歌 其七

魏晋佚名

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兰房竞妆饰,绮帐待双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斛珠 鹰

清代顾贞观

围场雪霁,锦靴百队金缠臂。擎来六翮锋棱异,娇俊传看,名马美人里。

散花欲下凌霄起,郡君新配仪同矣。丹青只认宣和记,玉坠盘螭,谁识历朝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皇恩(大石标韵)

宋代周邦彦

露柳好风标,娇莺能语。独占春光最多处。浅嚬轻笑,未肯等闲分付。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洞房见说,云深无路。凭仗青鸾道情素。酒空歌断,又被涛江催去。怎奈向、言不尽,愁无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日山居

明代曾曰唯

山居不思家,家居山在念。去之秋涉冬,自然看一变。

衰柳如燥发,冬荷掀败扇。霜橘罥娟筱,青隐朱颜倩。

山菊当花时,欲开不肯先。迟迟殿霜英,寒篱意高狷。

严气汰丰条,劲风搜梅箭。心知花未开,绕树日百遍。

众木次第疏,林外山渐见。散步草堂前,日日开生面。

樵馀寒木乔,暮鸟认巢便。冬月胜秋月,习于山者辨。

长病荒酒杯,畏寒远笔砚。添炉撷松子,霜夕鬨茗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项王

清代蒋湘城

江东亦是龙兴地,一跌归来霸业荒。虚遣郎中留戏下,岂知王气在咸阳。

孤军不令收全楚,衣绣何曾到故乡。地下英雄应一笑,偶然成败讵天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 何诗孙为梅兰芳北归画卷徵题

清代朱祖谋

残春倦眼。容易花前换。萼绿华来芳晼晚。消得閒情诗卷。

天风一串珠喉。江山为祓清愁。家世羽衣法曲,不成凝碧池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二十咏 其十八 山樊

宋代洪适

蕊碎叶伤多,风韵弗娱目。独抱绝尘香,无心出幽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聞石湖海棠盛開亟携家過之三絶

宋代范成大

低花妨帽小携筇,深淺臙脂一萬重。
不用高燒銀燭照,煖雲烘日正春濃。
方孝孺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