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林光
相逢斯道正忘怀,天语飞传下玉阶。汗血神驹终远到,夜光龙剑岂沉埋。
严城转盼留声迹,西广行看扫瘴霾。祖母白头须令伯,先驰宪节照江淮。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1418篇诗文
调笑令·边[2]草
唐代:戴叔伦
烟雨楼
宋代:朱南杰
韩祠怀古
明代:冯绍京
昌黎曾搆读书台,窗对连阳八面开。谪宦心悲天阙远,问奇人载曲车来。
池中洗砚波成墨,帐下凝烟色亦煨。山斗至今群共仰,粤南文采迥昭回。
和胡学士冬至后六日扈从猎龙山同蹇尚书诸公游牛首山佛窟寺诗韵三首 其二
明代:夏原吉
猎罢龙山日未斜,更从佛窟访烟霞。半崖寒瀑如飞雪,几树霜枫似著花。
茶熟地炉煨榾柮,云留禅榻护袈裟。盘桓不尽登临兴,并辔归来浥露华。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 其二
明代:陈邦彦
鲜原嘉卉正纷披,双鬓应凭笑猬皮。最是丹青描不尽,芳心无那寄江蓠。
河之渚
明代:李梦阳
河之渚,凫雁与与。我驾我车,载言送汝。河水濞濞,汝舟淠淠。
冬十有一月,甲申者岁。河之沙,浩浩其霜。人庐人处,子也独行。
庐匪不怀,兹非我邦。岂无念处,旋我旧乡。旧山有庐,溪则有鱼。
有车马驱,有琴瑟笙竽。烈风旆旆,寒日冰濑,汝征汝迈。
山有栲,亦或有栳。鱼潜于渊,或在于沼。刍荛之言,君子敬听。
慎尔威仪,择尔友朋。
送曹圣延刘济道归宜春 其一
宋代:谢逸
曹刘翰墨有家风,不学随时语更雄。莫似溪堂老居士,十年林下坐诗穷。
征妇怨
宋代:周密
梦魂夜夜在天涯,连岁音书不到家。万里征人成白骨,春闺犹自卜灯花。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