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林光
豸冠高挂已多年,兴寄孤亭落翠烟。庞老风情先我得,鹿门山色向谁妍。
诗寻碧嶂千峰拱,心洗长江一练悬。吏隐安知无二仲,更开池阁醉花仙。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1418篇诗文
短歌行
唐代:冯著
绿野亭 其四
宋代:郑伯玉
路出烟村俗驾少,江天落莫憎寒威。依依壶峤草树变,蔼蔼海门烟火微。
日脚下时一雁度,风头起处双鸦归。却拥残炉拨灰坐,冷煖世途空险巇。
题东坡竹为司马恂
明代:徐溥
神采分明赤壁仙,高堂六月起风烟。一时挥洒传千古,占断湘川与渭川。
借住刘宸宠小斋姚彦襄庚尧
明代:陈函辉
依刘偶尔寓于青,有客翩翩访独醒。三宿何烦频载酒,一灯好共细谈经。
竹林屡把君家臂,兰社初邀地主灵。自此往来幽性熟,会须下马指银瓶。
赠王冬官寿乃翁卷
湖西两马过沙溪,曾记泷冈踏野溪。处士开筵亲笑语,一峰眠梦和诗题。
从知丹穴山光好,渐见鸾雏羽翮齐。白发乌纱照林麓,几时尊酒为君携。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四
明代:庄昶
才力凡今我与翁,百年端许自知公。横渠老笔虽终劲,周子通书自不同。
南海巨觥都水月,卧林狂句也溪风。酒杯许更何时约,烂醉罗浮四百峰。
刘德修赴遂宁示和篇改除荆南复寄之
宋代:楼钥
怀净土诗 其三
元代:梵琦
山云霭霭水泠泠,共说西方一卷经。石虎却来岩下啸,泥人先往树间听。
风飘阳焰随波散,雨浥空花逐蒂零。极乐此时堪驻足,弥陀何处不流形。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