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林光
每每穷源爱绝清,今朝老眼又分明。偶来浦口尝真味,始觉中泠久擅名。
天汉定应通此窍,山灵端亦候先生。尘沙不乱天光在,消得狂言作重轻。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1418篇诗文
述仙诗
两汉:曹植
巫山一段云·醉卧琉璃帐
金朝:马钰
和松石舍人秋夜不寐
元代:袁士元
抛书欲卧意迟迟,坐听秋声思惨悽。萤火独飞侵幔小,星河斜落压城低。
牙筹历历随更转,燐鬼啾啾隔水啼。更为挑灯移近榻,与僧相对话曹溪。
浣溪沙 乙亥自寿,时二孙 行一女孙 儿时
元代:王恽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一
明代:岳正
胜游眼界隘寰区,如意声高缺唾壶。闻道上林花最好,又随春色到皇都。
赠耿中官
明代:胡应麟
萍梗淮圻北,桑弧碣石东。心长悬魏阙,疏屡入隋宫。
色相三途幻,因缘四大空。侯鲭频日餍,拂袂近春风。
高阳台二首 其二
清代:项鸿祚
艳曲题裙,清声碎玉,消磨何限欢场。侠骨飘灵,当时留赠萧娘。
云腴镵得如人腻,扫轻塺、澹写潇湘。好收藏、小字星星,旧署王昌。
银钩惯寄相思札,问头陀知否?宿愿应偿。泪眼盈盈,红丝不系柔肠。
可怜片石经尘劫,数秣陵、遗事苍凉。最难忘、烟月妆楼,孔雀庵旁。
寄柬周说书
元代:郭钰
闻君进讲东宫日,衣染天香从早朝。鹤舞层霄燕阙近,马嘶归路楚山遥。
贞元朝士多相忆,少室山人早见招。我亦疏顽人共弃,一蓑长愿混渔樵。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