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 13篇诗文简生与我皆蜀人,留滞东南凡几春。每拂齐纨作山水,使我感慨怀峨岷。
如此长身两松树,满谷悲风散阴雾。雌雄如剑变为龙,鳞鬣齐成擘崖去。
秘阁尝观韦偃图,苍润雄深世所无。默识形神出模画,把笔莽苍增嗟吁。
玉堂宝书本同馆,官府既分难复见。摩挲新墨慰衰朽,鬓雪飘萧数开卷。
昔我樵牧青城山,坐起政在双树间。当时简生若相见,应并写此听潺湲。
刘郎集贤好宾客,好著幽窗对晴碧。凌灵为我哦七言,有鹤飞来破秋色。
君本辽阳人,家居华表傍。随任来燕然,卜筑金台坊。
幼蒙父兄训,读书登上庠。大义治三传,左氏为纪纲。
诗书究微理,易道宗京房。吏学亦精妙,议论如馨香。
行道有馀力,下笔能诗章。典雅继李杜,浮华笑陈梁。
当年辟科举,郡国求圭璋。御围屡不捷,在前饶秕糠。
先生乃医隐,退身慕羲皇。难素透玄旨,针砭能起僵。
可并华扁迹,可联和缓芳。门生皆良医,西海高名扬。
昔我知君名,方且王事忙。兵尘隔东西,忽成参与商。
君初涉洛瀍,我已达燉煌。瀚海浪奔激,金山路徬徨。
西游几万里,两鬓今苍苍。西方好风土,大率无蚕桑。
家家植木绵,是为垄种羊。年年旱作魃,未识舞
林间憩白石,好风亦时来。春阳熙百物,欣然得予怀。
缅思两夫子,此地得徘徊。当年靡童冠,旷代登堂阶。
高情讵今昔,物色遗吾侪。顾谓二三子,取瑟为我谐。
我弹尔为歌,尔舞我与偕。吾道有至乐,富贵真浮埃。
若时乘大化,勿愧点与回。陟冈采松柏,将以遗所思。
勿采松柏枝,两贤昔所依。缘峰践台石,将以望所期。
勿践台上石,两贤昔所跻。两贤去邈矣,我友何相违?
吾斯未能信,役役空尔疲。胡不此簪盍,丽泽相遨嬉?
渴饮松下泉,饥餐石上芝。偃仰绝馀念,迁客难久稽。
洞庭春浪阔,浮云隔九疑。江洲满芳草,目极令人悲。
已矣从此去,奚必兹山为。恋系乃从欲,安土惟随时。
晚闻冀有得,此外吾何知。
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