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719篇诗文
少孤借书走百里,右目失明读未已。厅事旋马遗古风,禁涩体者文家宗。
亦复慷慨陈利弊,何乃褊衷负盛气。阴阳燮理中书堂,反唇而惎冠投地。
手挥院判布鹰犬,面折台臣视奴隶。白沙抑去齮王公,是皆国家栋梁器。
宋儒论古无完人,公独以意为屈伸。当夫金源势全盛,宗弼宗望皆名臣。
大河以北山四塞,谁能逾越兵如神。黄龙痛饮诚不易,西夏情形则大异。
龙图老子万甲兵,坐以生事悖清议。桧也国贼屠忠良,归功再造心病狂。
人言卢杞定不信,诏书可以褒五郎。呜呼纲沦目聩义翻覆,西山之书安用补,司马之鉴安用续。
有柏有柏,霜露灌之。□□不萎,霜露何其。有柏有柏,维叶冥冥。
岁暮坚冰,不□□□。□彼北林,维榛维棘。玄云四涌,白日昼匿。
有狼有狐,有□有乌。长彘睢盱,湩脑饭肤。有䫻其风,鳌揵于溟。
五□□□,江河倒行。蛭矫于云,龙羸于沙。哀此下民,亦孔之嗟。
赤堇之金,铸为干将。不刜犀兕,孰知其良。沙棠之舟,泛于广津。
不遌阳候,孰知其神。踧彼周行,君子迹之。猗彼菉竹,君子植之。
显允君子,邦家之纪。克崇厥履,施于孙子。严严君子,穆穆其犹。
载其令德,贻厥孙谋。
叔父风流元祐支,清贫远自相国时。旧闻河朔人伟奇,元衡笔力犹可窥。
佳哉伯玉贤埙篪,小阮亦与竹林期。兆民虽云非旧知,知之正自梅花诗。
伯寿憔悴儒冠衣,十年不调长苦饥。经明行修后所归,非吾光远其谁推。
洪文学问方筑基,基成可保无倾攲。嗟我误落东南陲,疏者乃亲亲异宜。
念我流转终年疲,去章已上归俟之。或持酒肴或赠辞,亦或眷眷江之湄。
数面成亲还语离,前日之乐今日悲。秋风飒飒衣披披,山长水远属玉飞。
高城望断日已西,望不可见令人思。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