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边庭上望不见归处,客居万里心中充满忧愁。
山中之路依然向南断续绵延,黄河之源从北面流来。
晚风中夹杂着寒气,弯月照耀着边塞的秋景。
火灶通向军营的墙壁,报警的烽火飘上嘹望楼。
在边疆只要奋力作战,就会像班超一样得到封侯。
不要作兰山下投降的李陵,平白地让大汉帝国蒙受羞辱。
注释
次:在途中停留。
蒲类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类县,今属新疆。
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
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南属:向南延伸。
朔气:
诗歌以低沉的慨叹开头:“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说明此次战争进展的不顺利,未能旗开得胜,不能凯旋;归期遥遥,不能不令人哀愁。这里的“愁”不仅仅是个人的思亲念友恋乡,更主要是战争的发展形势无法令人乐观。敏感而富有侠气的诗人,不能不为国家和民族而担忧哀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这两句并不完全是状物写景,而兼有比兴之意,内涵极其丰富复杂。自南来的山路还条条连着中原土地,通往京城。而离家万里的征人,眼望着归路不能归,却还要像北去的流水一样不断向前开拔;另一方面黄河源头的水流千里,据说还潜行地下,但终归流向了中国的腹地。征人们的心也如同这流水一般,不论奔赴哪里,始终系念着祖国家园,这是天性使然。诗人浮想联翩,构思奇特,措词朴
参考资料: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131篇诗文
老深酬懒癖,幽胜属庄家。走院溪藤暗,缘邱坞竹斜。
野苹时卧鹿,埳井乱鸣蛙。阴壑蒲初笋,陂陀蕨正芽。
齑行令公韭,盘剥故侯瓜。山柿辞残蒂,崖梅落故丫。
砂精霜候橘,粟细雨前茶。壁桧悬丝纽,冈桃散锦葩。
药苗阑错种,石乳穴粗爬。海阔潮双信,蜂喧日两衙。
褰帏过林鸟,拄杖落岩花。邻里鸡豚盛,晨昏鹳鹊哗。
三阳时转泰,一熟岁仍加。事育差年计,轮回宛物华。
士风存梗概,人语隔烟霞。兔狡何曾得,鱼驯渐可叉。
抱宽馀垢纳,持少断污邪。豪兴閒还觅,颓龄促任赊。
苍精化猿鹤,绿骨幻龟蛇。末路看如砥,浮生似有涯。
诗材衰愈退,饮量晚微加。礼让闻邹鲁,怀柔忆汉巴。
历危欺足茧,乘醉岸巾纱。风掣垂天翼,星回贯月楂。
无钱具鲑米,与客且桑麻。斋集僧鱼供,膰分社鼓羓。
至音传要妙,大雅会亨嘉。鬼凿仙龛细,柴联栈道遐。
规规投索莫,颇颇谢纷拿。学窃董生苦,词疑左氏誇。
帝临收暮局,一著敢容差。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