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芦花丛中,深泽之滨,一位老者在静静地垂钓,这位垂钓的老人已经历了几十个春秋的烟朝月夕。
说自己在孤舟上、寒水畔、几十年来未遇到过屈原这样的独醒之人。
注释
纶(lún):钓丝。
月夕:月明之夜,即指夜晚。
烟朝:炊烟缭阳之早晨,即言早晨。
畔(pàn):旁边。
不曾逢著独醒人:战国时屈原被放逐,遇见渔父,渔父问他何以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事见《楚辞·渔父》。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这首诗为七言绝句,除“深”“逢”平仄不拘外,完全符合平起首句入韵格律。因为“垂纶”即垂钓,所以这首诗描写的正足孤独的垂钓者。钓者独处静谧之地,长潜烟雨之中,不与人世相通。诗名《赠渔父》,自然要赞美渔父。全诗通过环境描写,虚拟对话,刻画了与地无争的老者形象。
第一句的正面环境描写勾勒了山泽野趣,而第三句是其补充。芦花盛开,一江皆白,蔚为壮观。芦苇一般九月开花,北方降温,故称“寒水”。杜牧另一首《泊秦淮》也曾写过“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三国魏刘桢《赠从弟》曾曰“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深泽”与“水畔”化用了战国屈原《渔父》的“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本句中,风来苇曳,鱼去纶摇,而一个“静”字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32篇诗文
南郭凭虚日,东陵纵目秋。云飞天更阔,地缩分相投。
种竹依泉石,垂纶傍渚洲。商山朋绮季,箕颍揖巢由。
菊种渊明径,烟随范蠡舟。性真聊自适,物外竟何求。
煮石罗丹鼎,挥毫向海陬。生涯甘抱瓮,别业老菟裘。
邻卜归王翰,乡评许太丘。诗书开万卷,宇宙豁双眸。
谁是中流者,风波肯掉头。校书多寂寞,脱网更夷犹。
听雨悭粱梦,随阳祇稻谋。李斯悲溷豕,庄叟笑犠牛。
樵牧随新侣,星辰忆旧游。轩乘休羡鹤,盟结便寻鸥。
入座须拚酒,舒怀共上楼。
双阙中天起,宸居控华夷。卿云薄前殿,下建五丈旗。
赐召入铜龙,延引牧豕儿。冠簪左右列,侍从纷皋夔。
衢室下清问,爰采刍荛辞。自顾雕虫技,岂有青云姿。
结发愿事主,委身及明时。上书幸晚达,颖脱亦在兹。
负薪暂已释,交戟容逶迤。衮职自无阙,绍绕将奚为。
且因四门辟,思以答周咨。千载有良谟,毋遣曲学讥。
不肯助为理,咄咄严子陵。皋夔与管商,问君能不能。
众狗逐膻羊,疾者业先登。我才不如狗,妥用强奔腾。
明月虽有照,终不笑孤灯。不见东阳殷,强出如冻蝇。
积溺以自监,效鸠勿效䴒。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