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注释
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
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颠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其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未有批判女子作风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等。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以常被后人用来暗指女子作风的轻佻,不羁。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年年乞巧传今夕,不知此巧从何乞。香灯午夜对银河,儿女中庭罗粉席。
三三五五拜深深,一拜一乞殊慇勤。为问天孙巧多少,能否年年赠别人。
吁嗟天孙良亦苦,一岁佳期才一度。巧似天孙果足誇,便应夜夜逢河鼓。
人言巧亦难移天,始知此巧不值钱。灵妃之巧已如此,人间百巧徒纷然。
举头细与天孙说,你巧胡为太奇绝。七襄难就误佳期,弄巧方知反成拙。
相逢日少别日多,隔岁相思可奈何。今宵更洒相思泪,鹊桥一雨嗟滂沱。
请换香灯嘱儿女,前来且听园公语。尔年未及三尺长,乞得巧来何用处。
古今巧拙无输赢,有时巧败拙偏成。诗咏巢居鸠与鹊,问巢终日谁经营。
天生我拙亦不偶,拙手拙心仍拙口。巧人遇巧斗难休,赢得拙人长不斗。
巧若斗拙巧便痴,涛声虽怒石不移。轰雷喷雪片时息,中流一石长崔巍。
我今乞拙不乞巧,年来颇识拙之效。天孙有意怜拙人,一拙须教赢到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