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宣城见杜鹃花

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写花 写鸟 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子规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

注释
宣城:今属安徽。
蜀国:指四川。子规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故俗称断肠鸟,蜀地最多;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杜鹃花:即映山红,每年春末盛开,正是杜鹃鸟啼之时,故名杜鹃花。
三春:指春季。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今四川。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14-215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5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春,时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种说法以薛天纬为代表,他认为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遇赦归来之后,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

  

参考资料:

1、 薛天纬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68-169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14-215

鉴赏

  此诗是感物而起兴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这杜鹃好像就是故乡的花。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昼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至日忆山中客

宋代谢翱

山村云物外,至朔闰年愁。独客语茅屋,樵人共白头。

驿花残楚水,烽火到交州。欲隐裂裳帛,春来重结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卢平江之任景陵

明代罗兆鹏

江城萧飒起金商,尘海萍踪思渺茫。万里间关成梦鹿,十年留滞叹亡羊。

白云岭外家乡远,青草湖边客路长。孤舫与君谈缱绻,夜深灯火下维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兴集古 其四

明代申佳允

升高临四野,秋色老梧桐。索莫竟何事,清川思不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怀四首 其一

清代林则徐

一卷离骚对短檠,凉生昨夜旅魂惊。隔窗梧竹萧萧响,知是风声是雨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答范天民

宋代梅尧臣

古今冠佩立朝人,多作北山松下尘。
我爱蟠桃种来久,开花结子不由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襄阳冯主簿 其三

宋代项安世

不随黄绶去仇栖,归著亲前五色衣。安得紫皇知此意,唤教霜凤带雏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京城杂言六首 其五

元代乃贤

高槐拱朱垣,楼阁倚空起。剑佩何陆离,车马若流水。

昔有社稷臣,艰难辟荆枳。歃血饮黑河,剖券著青史。

国家感勋劳,报施及孙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严塘经乱书事 其二

唐代郑启

梁园皓色月如圭,清景伤时一惨悽。未见山前归牧马,犹闻江上带征鞞。

鲲为鱼队潜鳞困,鹤处鸡群病翅低。正是四郊多垒日,波涛早晚静鲸鲵。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