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晁卿衡

唐代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写景 哀悼 惜别 友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日本友人晁衡卿,辞别长安回家乡,乘坐帆船远去东方回蓬莱群岛。晁卿如同明月沉大海一去不返,思念你的心情如同苍白的云彩笼罩着云台山。

注释
晁卿衡:即晁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又作安陪仲麻吕),《旧唐书·东夷·日本国传》音译作仲满。公元717年(日本灵龟二年,唐开元五年),来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朝衡。朝通“晁”。卿:尊称。
帝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蓬壶:指蓬莱、方壶,都是神话传说中东方大海上的仙山。此指晁衡在东海中航行。
明月:喻品德高洁才华出众之士,一说是月明珠,此喻晁衡。沉碧海:指溺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四。下面是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常振国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代京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郁贤皓《李白选集》:“此诗乃天宝十三载春夏间在广陵(今江苏扬州)遇见魏颢,闻晁衡归国时遇暴风失事的消息后所作。”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18页 .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夕寄诸侄

唐代齐己

每到秋残夜,灯前忆故乡。园林红橘柚,窗户碧潇湘。
离别身垂老,艰难路去长。弟兄应健在,兵火里耕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渔村夕照

宋代刘克庄

估客击征缆,渔家收钓筒。
何妨千嶂黑,犹作半江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夕

明代王邦畿

荒草茫茫大地风,野花犹发破垣东。前山日落归何处,寒雨疏灯客梦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毓和母七十初度求题小影

明代释函是

谢母雅好道,七十志逾坚。不以福胜慧,火中生红莲。

又有子若孙,在俗而行禅。锡类摄同事,所交皆圣贤。

颂祝匪无物,重以法供先。殷勤乞我赞,以当仁者言。

天地不称寿,大寿语默边。非数量所拘,得之实有缘。

努力须及时,释迦岂自然。至哉真实相,普现群生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龙州歌送沈编修使安南

明代李梦阳

龙州南接六那溪,白鹇里猿相间啼。乌蛮滩头苦竹密,伏波庙前春日西。

杨旌走马迎天使,拥节封王壮汉仪。试向殊邦观礼乐,交南元是旧边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过临平湖

宋代沈括

绿蒲浅水清回环,浪头雨急声珊珊。画桡惊起远近雁,宿霭欲乱高低山。

败蓬半漏野更好,短缆数断迟转闲。溪翁此日乘浩渺,搔首坐哨烟云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记杂画 □□□

宋代刘克庄

□□□□□,□□□□池。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冰雪庵为衡岳北山上人赋

元代张翥

衡岳山中老道人,一龛一衲足容身。禅林出定云生室,诗境行吟清入神。

瓶水不凝霞气暖,石门长埽虎蹄新。只应煨芋烧茶外,乞火时时到寺邻。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