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译文
我用公田产出的粮食来酿酒,常借休假之闲,载酒到石鱼湖上,暂且博取一醉。在酒酣欢快之中,靠着湖岸,伸臂向石鱼取酒,叫船载着,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好像靠着巴陵山,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同游的人,也像绕洞庭湖而坐。酒舫漫漫地触动波涛,来来往往添酒。于是作了这首醉歌,歌咏此事。
湖南道州的石鱼湖,真像洞庭,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翠绿苍苍。
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
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
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为四座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参考资料:
序文主要叙述作者与其友属在石鱼湖上饮酒的事及作者对此事的感受。该诗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为戏,借饮取乐的生活情趣。诗的末句说:“酌饮四坐以散愁。”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在诗中表现哪一句是在写愁,以及字里行间有什么愁,所以“散愁”一句是无病呻吟。该诗以酒为戏,借饮取乐,抒写了作者的情趣是真的,说作者及其四坐有愁而举杯消愁却是假的。从内容看,该诗无可取之处。
该诗为七言诗,但它的句型与语气,实取之于民歌,既显得顺口,又使人易记。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105篇诗文
东京多节士,我怀管幼安。腾身风尘表,宠禄宁肯干。
子鱼不相谅,高位屡超迁。腐鼠欲见污,闻之愧心颜。
皓皓由夷姿,迥出两汉前。彼哉阿世者,变灭同飞烟。
荣华神所戏,贫贱节斯完。此道匪难知,胡为人不然。
主人高谊高千古,胜情往往兼山水。彩笔淩霜挥紫烟,清音匝地吐兰芷。
名园溪上辟浩荡,神秀体物象经纬。一室潮声隔洲渚,芙蓉落尽梅花起。
梅花霏霏白玉枝,参差两树纷相倚。虽未繁开答佳节,一朵两朵亦神美。
主人感此有馀忆,开筵花下歌王子。爱我南山桂树篇,解他东阁梅花理。
因教花前早相待,一酌一歌调绿绮。座中有客最高名,风流沐史先生李。
李君从来擅豪举,主人高情李君喜。忽然长啸生雄风,万里青天切寒泚。
握中何所有,金盘翠袖飞纤指。席上何所闻,婉转清歌错流徵。
醉后何所见,玉颜微酡映朱履。更兼贤主善娱宾,交厨丝络送八珍。
三重十过嗟金缕,万转千回倚玉人。双双照水窥妆影,两两行云拂锦茵。
我本淮南公,又是武陵叟。婆娑桂树山,跌宕桃花酒。
十年牢落空长吟,偃仰青天重搔首。漫劳嘉会惬丘壑,却把章缝对台阁。
谈天幸接故人欢,闻歌不尽新声乐。故知此意非徒尔,赤日红尘梦魂里。
不数风流五百年,可但纵横数千里。落落论才天地偏,手挥八极淩苍烟。
主人能诗客能酒,一斗岂得合自然。两村萧萧大如斗,只此招携非反手。
今日相逢不尽欢,他日相思亦何有。古来名士多寂莫,会须秉烛恣欢谑。
莫向红颜誇盛年,请看节序飘飞藿。一度梅花一度春,罗浮淡月几回新。
不信清狂李供奉,花前肯负澹妆人。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