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暮春三月飞沙扬,安史胡儿太猖狂,
城中百姓怨连天,哀号不绝断肝肠。
天津桥下血成河,赤波呜咽泪不干,
郊外白骨垒成山,南隐东南我奔迁。
岂料道路尽充塞,难坏沦落士一员。
直奔吴地避战乱,旭日东升曙光显,
惊起鸟雀噪一片,开门扫除喜涟涟。
梧桐初发柳絮飞,雕饰华丽美井栏。
好景如画人欢畅,醉卧扶风豪士衙。
天下奇士多直爽,与我意气投又羡,
做人不以他人势,情谊深重可移山。
香风欢愉客心暖,好客乡俗照胆肝。
忽想战国养士人,原尝春陵四先贤,
真诚待士美名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时值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二年。诗人在当年春天奔往吴地,在一位被称作“扶风豪士”的人家里做客。李白当时是避难而来,受到盛情款待,为了表示感谢,也借此抒怀,即席写成此诗。
参考资料:
此诗一开始,直写时事:“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这一年的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洛阳成了叛军的政治中心。洛城西南的天津桥下血流成河,洛城的郊野白骨如山。“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报国无门,空有一身匡世救国之心的诗人李白无奈只能奔往东南吴地以避战乱。
就在这时,李白遇到了“扶风豪士”。“东方日出啼早鸦”以下十句,描写在豪士家饮宴的场景。这一段写得奇宕,就是叙事过程和描写场景有很大的跳跃与转换。经这一宕,转出一个明媚华美的境界,这是闲中着色:四句赞美环境,四句赞美主人,两句赞美盛筵。这些诗句并不意味着李白置国家兴亡于不顾而沉溺于个人安乐,而不过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东园有梅一株为野棘蒙罥有年未有奇之者暇日因命童竖刊除之赋长短句一首
东园有梅蜷不直,茨蔓罗生错如织。东风岁岁满园青,不见梅花见荆棘。
横丛恶棘何纷然,蒙密离纚将十年。坐令盘窣不得展,纵有花开谁与怜。
我昨买东园,爱为此梅主。忿然嫉狂横,急集斤与斧。
先诛恶根次伐干,挥拉剔攘到全树。便教风疏舒彼郁,要令雪袪起其俯。
此时老梅筋力苏,手足轻旋眉目都。枝如取璧相如头上直指发,柯如归汉苏卿手中落旄节。
色如买臣弃薪怀绶上会稽,气如望之入见堂堂谢挟持。
豁如晋公掀淖出泥涂,矫如淮阴释缚当万夫。兀如萧何脱械佩剑趋,勃如范叔出箦载秦车。
异材终离魑魅宅,正气似有神明扶。下视茨棘无遗馀,斩伐割截靡完肤。
蹴踏狼藉泥土俱,或焚爇之罪不逋。遂有过者侧目惊相顾,寒鸟游蜂亦来聚。
清风濯濯群萼敷,晴日鲜鲜万枝露。极知摧恶植善天所嘉,从有此卉木分正邪。
野夫穷年不出家,但携冻笔煮苦茶,日日来看东园梅树花。
雄雉单飞两雌死,大夫归来哭内子。杨家孤坟草萧萧,李家灵衣风靡靡。
去岁长安笑语喧,今年晙帐烟尘委。霞帔新裁翟冠好,芳魂不去惊犹视。
呜呼五歌兮意难陈,鼓盆欲下还逡巡。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