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封丘作

唐代高适

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一)

封丘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破,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二)

无奈 悲愤 仕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本来是在孟渚的野外打渔砍柴的人,一生本是十分悠闲的。
我这样的人只可在草莽之间狂放高歌,哪堪身居卑职,经受尘世扰攘之苦。
只觉得小小城镇没有什么可做的,身在公门却什么事都有期限。
那些下拜迎接大官长上的繁文缛节已经令我心力交瘁,奉命驱策百姓更让我感到悲哀。
回到家中向家人征询意见,全家都苦笑着说,现在竟是这样。
生计还是应该以耕田为主,世事人情都交付给那东流而去的江河之水吧。
我梦中都在想念着的故乡在哪里呢,因为奉了君王之命暂时欲去又未去。
我现在才知道梅福突然数次上书,又想起陶潜曾弃官而去,创作《归去来辞

赏析

  在封建社会方面县吏执行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参与压迫百姓。这首诗就写出了诗人任职期间在履行“拜迎官长”“鞭挞黎庶”等奉上欺下活动时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开头四句高亢激越,这是压抑已久的感情的迸发。县尉只不过是“从九品”的卑微之职,主管的无非是捕盗贼、察奸宄一类差使。对一个抱负不凡的才志之士来说,是不甘堕落风尘,做个卑微的小吏的。他不由怀念起当年在孟诸(古泽薮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这里泛指梁宋一带)“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宁堪”相对,突出表现了诗人醒悟追悔和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烦琐的描绘,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形象便突兀地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年),高适将近五十岁时,才因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中“有道科”。中第后,却只得了个封丘县尉的小官,大失所望。《封丘作》一诗就是诗人任封丘县尉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天宝九载(750年)秋高适在封丘任上送兵到蓟北至天宝十载(751年)春天返回期间。

  

参考资料:

1、 徐永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87-388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91-92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纪梦寄文宿诸友

明代顾清

客舍春来觉梦多,黄衫连夕报登科。七星散落云中斗,独鹤高乘树杪柯。

捷足故人俱绿鬓,关心乡社渺沧波。从今不作停云望,倾耳雷门听凯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

明代孙绪

北雪寒云未可亲,玉容肯受朔风尘。月从开后疑无色,天向枝头别有春。

隔屋冻林还映水,到窗寒影自宜人。年来不作调羹梦,荒圃疏篱意最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行甫侄咏菜

明代唐秩

野花青青半顷畴,蝶蜂何故傍人游。元都净尽千年恨,老圃清香一味秋。

嫩叶安排青玉案,新茎抽出白芽筹。咬根惟愿汝知味,百事如今愧未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林为官谷物今属小修四岁中凡三易王矣余频年兴作故后半以自箴仍用前韵

明代袁宏道

阅人如邮舍,旁观意也寒。年年山易姓,事事水催澜。

免作劳生计,都无驻景丸。东移复西改,似沐猴而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读书松桂林图歌

明代张宇初

高夫子,儒之英,妙年卓荦驰俊声。结巢松桂究经史,研思探赜皆鸿生。

一朝闻望光祖武,盛代高超列簪组。圣朝嗣位擢词林,八泽三湘隘吞吐。

愧我山林韦布姿,幸从金马曕风仪。南金和璧不待价,尽推高适今昌黎。

复向容台协昭祀,肃陈典礼名当时。尺图雅淡珍藏久,词藻联翩粲琼玖。

幽馨满卷绕屏维,湿翠盈编到囱牖。寥寥古往圣贤心,眯目尘情岁寒守。

多君自是董贾流,夙承文献嘉谋猷。长林落雪惊舞鹤,远濑迎空回素鸥。

扫花席月足涵泳,岂比皓首徒探搜。高夫子,美襟度。

幽栖勿念松桂佳,廊庙方期佐明主。经纶不在钟鼎贵,风月寸怀随出处。

谢别还山理钓纶,愿企文光照千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伏龙观

清代宋育仁

昔闻今见离堆古,归到江源悔昔游。万里风涛浮海岸,十年烟雨上滩舟。

坐看三峡连云走,卧听双江急夜流。空厦明灯成梦醒,山青云白自悠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善谑驿淳于髡墓上有木斜出

宋代项安世

辟彊老去重堪嗟,千里堂堂表海涯。取士但能笼自鹄,谏王安用学蚳蛙。

祗言鲁国贤无补,岂识齐卿实未加。不见只今坟上木,多年老干尚倾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 其二 和韵

宋代李曾伯

荆州咫尺神州,几番得失孙刘手。山河天险,东南牖户,钺何轻授。

泪落碑存,鹤归城是,不堪回首。喜大堤草色,镇长春在,羊与陆、孰能否。

风景依然吾有。柳营深、铁衣闲昼。摩云胜气,追戎马足,走蜚狐口。

往事纷纷,付之蛮触,相忘庄叟。有人焉,中夜闻鸡,剑光正烛牛斗。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