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流夜郎赠辛判官

唐代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昔我们在长安醉眠花柳,与王公贵胄们同杯喝酒。
豪士面前,气岸凛然,什么时候风流肯落他人之后。
当时夫子清晨红颜,我也当少年之时,在章华台走马挥金鞭。
在麒麟殿献纳文章,听歌看舞淹留在豪华﹑珍贵的玳瑁宴席。
原以为咱们就这样长久过下去了,那知道草动风尘起,那安禄山小子反了。
函谷关忽报胡马杀来,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个得以提拔,如同秦宫向阳的桃李开得格外绚丽。
我现在却远谪到夜郎去,愁死我了,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

注释
侯:《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在这年春天,终因参加永王李磷幕府事而获罪,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此诗大概是诗人刚被流放时所作。或许这位辛判官在与诗人对饮时,反复安慰诗人,于是诗人慷慨高歌,尽情向他倾诉郁悒之情。   

参考资料:

1、 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136-137

赏析

  前面八句描绘了诗人春风得意时的生活景象。开头两句写诗人醉眠花柳,与当朝权贵们开怀畅饮。显示出诗人当时的生活之奢华。后面四句则表现出诗人当时的心态。那时候,诗人风华正茂,豪气干云。手握金鞭,走马章台,流连琼筵,出入宫掖,睥睨权豪。花红酒绿时纵情喝酒,歌舞声中尽情享受。随后两句凸显出皇帝对诗人的宠信,诗人能够在宫殿中为皇帝呈献文章,在酒席上流连忘返。表现出诗人在朝廷上的地位之高。

  中间两句是转折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原本以为这种同赴侯门、走马章台、献赋金宫、醉卧酒筵的得意生活会永远持续下去,谁知好景不长,平地风雷,安史之乱爆发了。“函谷忽惊胡马来”,即指安史叛军攻陷潼关,占领东西两京。一个“忽”字表现出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慧山书堂

唐代湛贲

捲帘晓望云平槛,下榻宵吟月半窗。病守未能依结社,更施何术去为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铜柱

唐代李休烈

天门街里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
计合一条丝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宰新成假山

宋代刘弇

夫子绝俗姿,趣尚豁云海。花移洛下品,池割天潢派。

中间叠嵯峨,石手纷磊磊。功侔一篑始,正尔临爽垲。

罗浮穷南势,迎目出巧怪。洗昏新罅发,秘匿若有待。

骞腾天吴揖,耸削虬尾摆。当头七八峰,缥缈散青霭。

直下三四溪,何年取东汇。洞指白鹿迷,路认桃源改。

时时攻冥烦,潇洒递天籁。得非缘夜半,提挈有真宰。

俗物卑培塿,高标想衡岱。我家香垆傍,登蹑素心在。

一从羁官缀,未省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钟山新寺 其一

明代来复

千载龙冈地有灵,布金重荷主恩荣。五云楼殿开兜率,一统山河际太平。

贝叶传经狮子现,宝花围座象王迎。天中雨露无时降,尽沈群生劫浊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巴东峡中

明代田登

去时冰雪深,归来桃李艳。短棹羁春愁,云深江路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间道中遇雷雨作

清代王念孙

连山走云气,掣电相追飞。风吹白草短,雨卷黄埃来。

霹雳迸我前,嵯峨为之隳。驱车石梁下,惝恍精魄迷。

漠漠斗神鬼,惨惨横蛟螭。腾翻曜躔坼,陟落银潢低。

苍昊不可仰,孤光激轮啼。百谷同一声,下上争喧豗。

移时吐羲魄,斜曛暄湿衣。长虹驰远景,飞挂荒城西。

行行日已暮,仆马同疲饥。谢尔朱门子,高堂戒勿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读

清代夏伊兰

展卷坐深宵,竹阴趁清暇。引人书味长,佳境如啖蔗。

女伴幸不来,憧扰片时谢。罗纨向夕挥,放我凉风借。

妙理耐钻研,闺房当书舍。创获珍珠船,宝贵真无价。

蛩吟豆花篱,萤堕蔷薇架。月解窥读来,玲珑穿树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义卿得子端倅摄新守

宋代胡寅

喜乐民宜甚,平反笑屡春。
故庆熊梦协,还见凤毛新。
桂籍他年继,桑弧旧俗因。
岂无汤饼会,也合到穷宾。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