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唐代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潮如雷,声震百里,隆隆滚过,手中的鸣琴呀,暂且停止了弹拨。
府中的官员一个接一个骑马而出,观看潮水呀,早早地在江边等着。
阳光照射下,秋云仿佛格外高远,海水在天际浮动,显得特别宽阔。
浪涛涌来,卷起了千堆万堆白雪,观潮的人啊,谁不感到寒气凛冽。

注释
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名未详。前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钱塘:旧县名,唐时县治在今浙江杭州市钱塘门内。
障楼:一作“樟亭”,指樟亭驿楼,在钱塘旧治南。
鸣弦: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曾经为单父长官,他“呜琴不下堂而单

赏析

  这是一首咏写钱江潮的作品,叙写江潮如雷似雪,有声有色,十分壮观。全诗可以分为观潮前与观潮两部分。

  诗的前四句写观潮前。“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犹如雷震,并臣震动百里。首句五个字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诗的起句先声夺人,很有力量。“鸣弦暂辍弹”描述县令暂停公务前往观潮,字面上却以“鸣弦辍弹”出之,巧妙地造成以弦声反衬潮声,使读者感到在江潮的巨大声势下,弦声喑哑了。这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公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连骑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

  诗的后四句直写观潮的

  

创作背景

  诗人漫游吴越,至杭州,约于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十五,与钱塘县令颜某同观钱塘江潮,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 张忠纲主编.全唐诗大辞典 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语文出版社,2000.09:第354页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则灵潭

清代吞珠

巉岏纡鸟道,飞瀑碧潭悬。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

神龙留坏穴,绿树驻晴烟。削壁谁题识,游踪不记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忠节祠用韵

明代庞嵩

格天功业起淮梁,嫡绪山河万古常。已见凤鸣仪宇宙,敢谁龙战血玄黄。

忠臣自义身前死,朽骨焉图殒后香。愧杀满城冠佩者,国恩深处利名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都下灯夕

宋代宋庠

火树郁岧峣,山车切绛霄。层楼移旦阙,复道借星桥。

花散非因雨,霞多不为朝。声来知佩近,香去惜车遥。

遇扇还闻曲,逢台即听箫。更筹且莫尽,綵月正飘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市朝沽

明代刘璟

舟人理缆朝欲开,入市旋买鹅黄醅。思君无奈愁千结,放怀须共倾金罍。

酒薄愁多可奈何,船头红日浸江波。愿得风尘不惊怪,莫辞苦梗频经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牡丹图

明代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日学宪李万卿同男兆侄见过

明代叶春及

岁岁柴门长绿茵,少城元日到何人。忽传车马填三径,旋拂杯盘荐五辛。

淝水阿玄新锡命,玉堂太白旧词臣。故人一去云霄迥,惟有春风伴葛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萼红·红叶

清代杨葆光

猛难当。忽寒砧四起,槭槭逼新霜。古戍烟深,洞庭波皱,但觉摇落堪伤。

前村晚、频添秋色,舞西风、低衬夕阳黄。煮茗僧烧,行苔客践,一味凄凉。

且喜无边绚烂,便凋零如此,犹剩文章。地纵荒寒,天还酝酿,忍令飘向芦塘。

堪慰藉、诗人老境,艳秾华、安顿白云乡。羞买胭脂描画,浪说花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山别业碧落洞

元代陈樵

听尽东林夏雨声,自携桐几下岩扃。白云持得人谁寄,明月攀来桂未生。

雨后引苔书洞榜,霞边摘叶写山铭。如何地绝重黎后,犹自挑云望玉京。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