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佳人

唐代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
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
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
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
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
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
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
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
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

赏析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开头两句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129-130 .
2、 程千帆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496-497 .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习池诗

宋代李廌

陈迹相推今古同,池边倚杖送归鸿。
童山尚接千岩秀,穉树犹传万壑风。
春意物情迷野兴,水光天影共青空。
雍门有泪应承睫,绕墓行吟吊习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去岁留杭德兴傅子建梦得句云鼋鼍沧海赋龙马赤文书间以语予及其乡人董与几山空岁晚恍然有怀为续此诗却寄董

元代吴莱

触目怀招隐,兴歌托遂初。俗尘多汩没,天籁几吹嘘。

晚景翻濛泛,秋潮泄尾闾。祥云旗凤鸟,瘴雨弩鲸鱼。

洒泪鲛人室,漂魂建木墟。鼋鼍沧海赋,龙马赤文书。

上谷空豪举,西河久索居。蛮琛遗翡翠,鲁价掩璠玙。

远矣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 其八

明代胡应麟

贝锦看如昨,牛衣卧转深。洞庭寒濯足,林屋远论心。

落日天边气,浮云海上吟。吴王台北望,作者自如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女第一百五十

宋代文天祥

痴女饥咬我,郁没一悲魂。
不得收骨肉,痛哭苍烟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嘉州

宋代苏轼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韩敏之学士贰少府往拜凡三而未觏因致以诗

宋代韦骧

一枝栖息又逢春,何幸高贤晚获亲。顾我画墁惭所食,荷公倾盖异于新。

绪馀衮衮心尤慕,盘辟区区礼未伸。三望膺门漫刺字,且持累句愬因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坐困甚

宋代周必大

马通新熟夜炉深,拄膝承颏梦欲成。
不记坐来汤沸鼎,却疑蓬底听滩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儒林

宋代宋祁

穷巷空伤老治经,由来命薄是诸生。
正须尽力排黄老,刺彘才能得利兵。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