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路六侍御入朝

唐代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儿时的旧友分别了四十年,在此之间的杳无音信令我们都感到茫然失落。一别四十年,时间是这样久,谁能想到在某地能重新会合?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现在我不去赞美桃花秀丽的如锦缎一般,却反而憎恶柳絮比棉花还要白。我恼怒剑南的春色无赖,是因为它冒犯了我这个愁人;而它之所以冒犯了我,是由于我和朋友后会无期,离怀难遣。

注释
路六侍御:杜甫友人,生平详不可考。
童稚:儿童,小孩。四十:一作“三十”。
后会:后相会。
忽漫:忽而,偶然。别筵(yán):饯别的

赏析

  关于路六侍御的生平,详不可考,从诗的开头一句看,是杜甫儿时旧友。作此诗时,杜甫五十一岁,四十年前,他们都在十岁左右,正是竹马童年。诗人用“童稚情亲四十年”完满地表现出童年伙伴那种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四十年”,在这里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并不随着四十年漫长岁月的迁流而归于淡忘。正因为如此,下句说,“中间消息两茫然”。在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想知道他的消息而又无从问讯,故有“茫然”之感。而这种心情,彼此间是相同的,所以说“两茫然”。一别四十年,时间是这样的久,没能想到会有重新相见的一天。所以说“忽漫相逢”。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唐军收复幽燕,史朝义自缢身死。延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已经激化了的各类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曾经因胜利而一度在杜甫心底燃起的欢快的火花,很快就熄灭了。这诗也是借聚散离合之情,写迟暮飘零的身世之感的。   

参考资料:

1、 马茂元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545-546 .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剪梅 与张三老善友

金朝刘志渊

春去秋来染鬓斑。日将月就,断送朱颜。铅亏汞水海源乾。亢尽琼酥,枯损金兰。好养三元闭五关。高奔日月,光射鳌山。结成圆宝雪霜寒。眼底如如,物外闲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刘廷干漕使馈肉

宋代郑元祐

琐屑鱼虾不厌腥,惊闻一脔到斋扃。荠肠久断闻韶味,蒿目愁看在罶星。

破履尚图儿致养,解颐空对客谈经。西风峭急江湖晚,何处充饥有楚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桃画

清代屈大均

父年九十二,松翠多霜姿。女年七十一,萱荣含丹晖。

父乃为女寿,濡笔何淋漓。画出绥山桃,红灼如花时。

葳蕤带绿叶,硕大垂青枝。五桃象五孙,大小光离离。

王母此奇果,玉盘盛参差。昔与汉武帝,食之享期颐。

父今亦方朔,持以与女儿。女为人尊母,福履无穷期。

康健富筋力,玉杖尚未持。行李已大耋,厥翁方秀眉。

作使萼绿女,奉觞亦不迟。闺庭日为乐,和气何雍熙。

嘉庆留此图,令人生孝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十二初度次日书怀

清代曾国藩

男儿三十殊非少,今我过之讵足欢!龌龊挚瓶嗟器小,酣歌鼓缶已春阑。
眼中云物知何兆,镜里心情只独看。
饱食甘眠无用处,多惭名字侣鹓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陆宣公堂

宋代许棐

一编奏议从头读,句句冰联玉缀成。不是德宗嫌切直,自缘唐室未升平。

谄魂尽逐残星灭,义魄长随霁月明。我亦爱君忧国者,岁时来一拜先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春五言

宋代郑刚中

积暖浮阳过,轻寒宿沴消。
廉织飞雨线,清润入花条。
节物病身老,家山归梦遥。
华严存至教,不复见无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村笛

唐代韦庄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
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声声慢 约韦涟怀重游天平山

清代姚燮

云峦抱黛,玉涧通香,深天窈碧难窥。乌桕丹枫,霜后又换秋姿。

芒鞋未须再误,有山灵、催我寻诗。疏磬外,好眠烟漱石,一脱尘羁。

佳客招携三两,更缒岩马共,斸药童随。剪烛僧庐,清梦莫忘当时。

重把翠扃静叩,慰经年、猿鹤相思。西沜路,况芙蓉、开遍旧枝。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