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亭阁高耸充溢着清秀之气,凭亭览望君可赏得清幽之景。
宛溪绿水飞过阁檐,敬亭山的云朵从窗前飞落。
清风徐吹猿啸之声时断时续,明月朗照渔歌阵阵传来。
闲逸之时自可随白鸥鸟而去,在沙岸上与鸟为群。
注释
崔八丈:名未详,当是当地排行第八的老者。八:是弟兄排行。丈:是对长辈或同辈的尊称。
水亭:是指倚水而建的亭子。
横:充溢,充塞。
清:清新。幽:幽静。
君:崔八丈。
宛溪水:在宣城东。宛溪:水名,在宁国府城东,源出峄阳山,其流清激。
敬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亭阁高耸充溢着清秀之气、崔八丈可欣赏清幽之景的景致。诗人一语双关:说水亭清新,言水亭幽静,二者兼而有之。前句写“高阁”高耸开阔,充溢着山川之秀气。后句写诗人凭着水亭览望崔八丈而觉得“君”清幽,侧重表达出水亭的清新与幽静。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承接水亭的秀气与清幽,紧扣上文,写诗人在敬亭山的所见: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宛溪水从屋檐边飞过、敬亭山的云朵从窗前飞落的景观。诗人从亭中望水飞落,恰似从屋檐边飞过。云从窗而落,侧重体现出水亭的高耸开阔、秀丽清幽。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写诗人在敬亭山的所闻:从敬亭山中转出猿啸,从宛
此诗是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在宣城时所作。天宝中叶,自玄宗天宝元年(742)到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的七十九年里,是唐朝从政治上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流落江湖。所以李白的忧愤情愫极为深切,时常有抨击时政的诗作。
参考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停云初隮,曰维在南。彼美怀人,实民所瞻。诡随不克,正直是肩。
胡斯违斯,谓时则然。驾言騑騑,云迈芝田。
停云在南,瞻望有长。彼美人兮,我心孔伤。翼翼其猷,蔚蔚其章。
有邦之则,下民之将。胡斯违斯,不念帝疆。
停云其霭,载张如盖。嗟我有怀,言车云迈。众异厥趋,我心不改。
秕既收之,胡不扬稗。中心丑之,而谓我怪。
瞻彼云兮,倾而扬兮。我之怀兮,胡斯去之。鉴不蔽媸,衡胡以欺。
汝罔不忌,胡此之忌。
悠悠有怀,靡我思长。怛彼流泉,不平不坎。人云则是,畴谓其罔。
嗟彼觉人,逝焉斯往。
瞻彼四方,我心殷殷。彼其之子,亦哲且崇。厥由如弓,好憎如轮。
顾逵胥轨,畴驰不从。
梧桐华只,飘风聿至。昔斯芳斯,郁其有比。玄鸿矫矫,黄羽喈喈。
音其可怀矣,冥不可致矣。
我心则鉴,不可以自莹。我心则度,不可以自均。言不克晦,眚将女从。
维江有芷,维林有芎。佩斯服斯,爰永厥龄。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