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裴将军宅芦管歌

唐代岑参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
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
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
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列红烛。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宴会 边塞 战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辽东一带九月时节芦叶将断,辽东地方小孩儿们采制芦管。
新制芦管声音清悲多么动听,一支曲于随着风儿飘满海边。
海边一带树木凋零天已下霜,吹起芦管声音嘹亮月色苍苍;
白狠河北戍边士卒更添愁恨,玄兔城南离乡人儿都要断肠。
辽东将军长安宅中宾客云集,让那美女手持芦管吹起乐曲,
欢奏芦管调儿啾飕胜过洞箫,曲子声卢多么幽远赛过横笛。
半夜时分大堂之上宾客来说,只将芦管声声吹起把酒相劝,
声音精巧惊动路旁丝丝杨柳,又似梅花朵朵飘下落向后园。
座上客人爱听管瞥不愿离去,高卷珠帘遍插红烛再整酒席;
辽东将军

创作背景

  据《岑诗系年》,这首诗作于乾元年间(765~766),时岑参任右补阙。一日参加一裴姓将军的酒筵,欣赏了芦管演奏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1、 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64-165

赏析

  诗的开头四句写芦管的产地及其声音特色。前两句在点明芦管来历的同时,勾划出九月深秋、芦叶遍地、辽东小儿采芦管的风俗画;后两句则写芦管声的清悲,并以“风飘海头满”来加以渲染;芦管的清悲,透露出边地的凄清和悲凉,以苍凉气氛引起全诗。诗的次四句承开头继续写芦管声音的凄清悲凉。前两句用萧索的海树、下霜的天空和苍苍的月色构成凄凉的边地景象来衬托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后两句则又以远离乡土、久戍边地的士卒们的心情来陪衬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以上八句通过边地景物的烘托,人物心情的陪衬来写芦管声调“清且悲”的特色。

  以下十二句写裴将军宅中酒宴之间吹奏芦管。前四句先点出“辽东将军长安宅”这一地点及高堂美女、佳宾满座的环境,然后以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4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柑诗

南北朝徐陵

朱实挺江南。
苞品擅珍淑。
上林杂嘉树。
江潭间修竹。
万室拟封侯。
千株挺荆国。
绿叶萋以布。
素荣芬且郁。
得陈终宴欢。
良垂云雨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楞伽院

元代韩奕

江左尚清谈,方外多高士。
春山烟雨中,半是禅栖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归

明代薛纲

游宦几同星,浮踪一叶萍。家贫羞恋禄,年老厌谈经。

客鬓愁边白,乡山梦里青。何时镜湖曲,结取狎鸥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妹夫萧时肃与其兄时坚携酒邀余晚游休笑庵

明代罗钦顺

才到城来便觉忙,共寻芳草趁斜阳。高讴潭净遥山合,休笑庵深翠竹凉。

扫地开筵情转洽,倚风怀古兴偏长。斯文此会应难得,后夜相思月满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孤雁

明代朱诚泳

一声嘹呖过南楼,烟水茫茫万里秋。多少弟兄零落尽,且随鸥鹭立沧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彦猷挽词二首

宋代蔡襄

旧德推当代,新悲入故乡。
直当冠獬豸,清可濯沧浪。
美研精煤色,文瓯昼茗香。
生平无复见,流涕送幽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霪雨中偶书所见

宋代王禹偁

丙申二月七,是夕月离毕。
春云忽霮{上雨下对},春两复蒙密。
绵绵殆三旬,不见天上日。
谪官在淮甸,幽抱常郁郁。
岂无琅邪山,泥泞不可出。
空庭唯蚯蚓,得势互蟠屈。
乘兹积阴气,小穴恣出没。
山禽忽飞下,长嘴啄深窟。
倒曳方力争,强吞遽全失。
食土与巢林,上下非俦匹。
胡然罹此酷,不能保微质。
嗟嗟彼群小,倾夺事匪一。
仪凤去九夷,神龙入泉室。
如何役吾眼,瞻视此小物。
归来因浩叹,自悔成诗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前韵赠章君孙宜四首 其三

清代祝廷华

笔下山岚常耸秀,胸中丘壑自逶迟。几番佳什先人到,何日芳樽对客移。

诗格谨严师杜甫,道心纯壹敩程颐。丹青神妙君探得,深感琼瑶割赠时。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