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晓曲

明代袁宏道

兰灯蕊绽白光残,隔花呼起夜歌鸾。琵琶转捩娇无力,博山欲炷龙脑寒。

眉稍散黛重重拨,额角轻黄正正安。侍儿不语流莺语,海棠沉睡赤栏干。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宋代张镃

西陵桥下最阴多,花外山明涌黛螺。
开遍酒楼人未上,几声烟断采菱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卢蒲江雪夜约同直省中出示采菊读书煎茶种橘四诗索危秘书诸名胜同赋 其一

宋代释居简

拙须务速巧须迟,尽巧依稀与拙宜。除却艺兰纫楚佩,反骚只有落英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径山首座

宋代顾逢

双径平分席,丛林总下风。
东西两班首,兄弟几人同。
地涌溪云白,潮推海日红。
不须思出世,只合老山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秋兴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不诬也 其八

清代钱谦益

蛟宫螭窟势逶迤,蹙浪排波似越陂。荷鼓虚危新气象,白茅青社旧孙枝。

磨刀雨过看兵洗,舶䑲风来想檄移。昨夜江天聊举首,寒芒二八已昭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王应求韵

宋代戴复古

逐日轮蹄走四方,来来去去为何忙。无人肯问山林乐,举世争趋名利场。

以道自脩身是宝,无求何用智为囊。爱梅栽竹平生语,吐出清风六月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御製皇太后恭谢太庙

宋代夏竦

圣哲因心迈古先,亲裁礼乐定牺牷。
祼成文母膺鸿佑,永指南山比寿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五日夜月蚀闻差中舍正言监测清台

宋代韩淲

庆元三年中元日,是夜更馀惊月蚀。须知秽巷亦喧呼,见说清台正推测。

昏昏已作赤朱红,闪闪犹成墨漆黑。磨刀急斩虾蟆精,天眼光明无变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杨运干黄秀才村西买山药

宋代陈与义

潦缩田路宽,委蛇散腰脚。
胜日三枝杖,村西买山药。
岗峦相吞去,远木互前却。
天阴野水明,岁暮竹篱薄。
田翁领客意,发筐堆磊落。
玉质缃色裘,用世乃见缚。
屠门几许快,夜语寻幽约。
石鼎看云翻,门前北风恶。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