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小馆新种桃花黄平倩庄得全两学士过看黄既断酒庄亦有宿酲皆不待酌而去贻以此诗
昔予游海上,灵山屡淹泊。海峤气长春,玉窗桃未落。
仙者四五辈,流霞劝春爵。归来入汉宫,谒帝蓬莱阁。
韶光暮春月,京华逐行乐。结侣过前蹊,游仙慕丹壑。
丹壑何迢遥,前蹊发红萼。移处乍绯绯,看时即灼灼。
接叶隐啼莺,交枝舞青雀。愿栽东海桃,不种西山药。
黄子辞世氛,夙有绥山约。庄生早结绶,半醉称臣朔。
予非避世人,君岂问津客。再至宁当迷,来朝恣欢酌。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