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摸鱼儿·重九日登昭明台,偕赞丞文舫及诸门人谈燕竟日,因填此解
一凭阑、动人心眼,寒枫刚递霜信。浮生几度逢佳日,万事苦堆方寸。
天懒问。知我辈、蹉跎已没封侯分。清觞未尽。且醉倒高台,格翻叶子,琴奕斗清兴。
回首认。旧日梁藩逸韵。樊城外氏乡井。黄花点缀伤岑寂,何处六朝金粉。
风色冷。忽听取、阿香送雨成阵。阴晴莫准。更夜月微茫,南山影里,归路雁声紧。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