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曲攲呕路,皱秀透瘦石。飞岩绣铁花,螺子点云额。
平生米南宫,耽幽穷鬼迹。石根搜古云,踏遍秋空碧。
豁眼见新峦,长笑落巾帻。贪看不知晚,悬石布奠席。
回首神仙吏,青嶂达门阈。侍史朝焚香,秋云几回白。
棱棱怪石供,聊以施游容。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延平双剑朝丰城,钟山之钟挟以行。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火鸣。
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
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