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曾退如别诗次韵 其一

明代袁宏道

茂草长林不共栖,孤灯寒箔影凄凄。鹧鸪死去犹嫌北,鹦鹉道成必向西。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霜后拾槐梢制为剔牙杖有作

明代陆深

金篦与象签,净齿或伤廉。青青槐树枝,一一霜下尖。

偶闻长者谈,物眇用可兼。搜剔向老豁,其功颇胜盐。

两坚苦难入,薄肉忌太铦。眷此木气馀,柔中末逾纤。

复有苦口利,用之代针砭。余官自槐市,日夕映斋檐。

西风动中宵,乾雨鸣疏帘。呼童事收拾,把束若虬髯。

试以苜蓿馀,风致殊清严。作诗示君子,取才慎弃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八月望夜玉带湖汎月

明代许相卿

良夜不可负,归人还自留。天閒多病客,月占两中秋。

远水疑通汉,轻风稳送舟。露华清到骨,寒意问羊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东坡画竹

明代方孝孺

内翰何年写画图,眼中惊见凤毛孤。一枝润带江南雨,遂使眉山草木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何须银烛红妆

宋代刘辰翁

何须银烛红妆,菜花总是曾留处。流觞事远,绕梁歌断,题红人去。绕蝶东墙,啼莺修竹,疏蝉高树。叹一春风雨,归来抱膝,怀往昔、自凄楚。遥望东门柳下,梦参差、欲归幽路。断红芳草,连空积水,凭高坠雾。水洗铜驼,天清华表,升平重遇。但相如老去,江淹才尽,有何人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郑叔友题真如

宋代黄公度

南郡趋新幕,微官愧野人。
客怀投寺晚,归梦到家频。
岁月看蓬鬓,尘埃听葛贴。
相随一杯酒,且慰百年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花

宋代张孝祥

一舸凌风,斗酒酹江,翩然乘兴东游。欲吐平生孤愤,壮气横秋。浩荡锦囊诗卷,从容玉帐兵筹。有当时桥下,取履仙翁,谈笑同舟。
先贤济世,偶耳功名,事成岂为封留。何况我、君恩深重,欲报无由。长望东南气王,从教西北云浮。断鸿万里,不堪回首,赤县神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滦河曲二首 其一

元代贡师泰

椎髻使来交趾国,橐驼车宿李陵台。遥闻彻夜铃声过,知进六宫瓜果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月八日访闽粤王无诸古城遂至莲花峰下僧寺寺乃唐王审知祠

元代范梈

维夏气清晏,原薮树茏葱。上弦适休暇,游咏紫烟中。

石涧演新流,山苗含惠风。肥苧肤隐白,崇榴叶张红。

抚节警代谢,未归忧心忡。承官鲜政术,但觉禄养丰。

句稽困日月,始得如游骢。观省职何补,庶望裨至公。

遗丘隐莎草,废刹在空濛。而况尘境事,斯理固有终。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