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金篦与象签,净齿或伤廉。青青槐树枝,一一霜下尖。
偶闻长者谈,物眇用可兼。搜剔向老豁,其功颇胜盐。
两坚苦难入,薄肉忌太铦。眷此木气馀,柔中末逾纤。
复有苦口利,用之代针砭。余官自槐市,日夕映斋檐。
西风动中宵,乾雨鸣疏帘。呼童事收拾,把束若虬髯。
试以苜蓿馀,风致殊清严。作诗示君子,取才慎弃捐。
维夏气清晏,原薮树茏葱。上弦适休暇,游咏紫烟中。
石涧演新流,山苗含惠风。肥苧肤隐白,崇榴叶张红。
抚节警代谢,未归忧心忡。承官鲜政术,但觉禄养丰。
句稽困日月,始得如游骢。观省职何补,庶望裨至公。
遗丘隐莎草,废刹在空濛。而况尘境事,斯理固有终。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