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途中口占 其六

明代袁宏道

巷识回车迹,桥留斩袂痕。此中多侠鬼,且莫绣平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

先秦孟子弟子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黄玉轮宫詹过濠梁各步前韵

南北朝王猷

帝宅瞻佳气,津头步晚亭。菊篱霜始白,柳岸浪犹青。

剑合疑干象,槎浮似泛星。冷听歌濯者,适意趣偏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宋代洪拟

千载明良不易逢,退居谁不慕高风。香留铁砚韦编上,卷在金罍玉斝中。

鳌足共知曾立极,龙韬犹欲倚平戎。追锋只恐来相继,行看东山起谢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三

元代曹文晦

重阳昔与少年游,红袖黄花送酒筹。今日西风厓石路,白头乌帽不胜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朱医社

明代佘翔

吾爱朱公社,壶邱水石凉。寿齐椿树永,春满橘花香。

宝箓凭云护,灵旗薄日扬。斋心求服食,隐隐见中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鹧鸪叟褚克用

明代张弼

童稚情亲五十年,共将白发照青天。当时华屋苍烟里,此老清名黄浦边。

鹦鹉才高谁与赏,鹧鸪声苦自堪怜。还须放棹竹冈曲,草榻茆堂共被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尤检正四首 其二

宋代赵蕃

往焉石灰桥,粲粲方秘书。近者南浦亭,皇皇乃轺车。

遄归今几年,人望益以储。俱期白兽省,共徯玉堂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致政宣教魏公挽诗二首 其一

宋代朱松

己自应无憾,人犹叹不遭。簪缨门已大,湖海气方豪。

旧国牛矶外,新阡马鬣高。流芳传教子,步武接夔皋。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