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看梅 其二

明代袁宏道

自剥青苔自扫尘,仙经沈缕对幽人。不须更画维摩诘,恰有梅花为写神。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水友馀辞 黄头儿

唐代王质

山鲍老,甘受嘲,山婆婆,惜得骄。■子来解腕,大头来间交。

黄头儿,黄头儿,白黄头儿有老时,鸦线靴头相伴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 其五 云际钟

宋代韩维

层云冒诸岭,迢迢起何处。稍与暝烟沉,还随晚风度。

声绝人倚楼,东风月才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张秘丞劝驾

宋代刘克庄

一纸黄书举茂才,使君后挽复前推。
似闻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蛰雷。
唐世科场先进士,汉家郊庙要抡魁。
白头乡老殷勤处,西望旗铃送喜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四

明代薛瑄

近爱平湖远爱山,双清收入小亭閒。云容水态皆堪赏,俗气红尘总不干。

日静坐闻黄鸟啭,烟明遥见白鸥还。情知风月无边景,频倚雕阑自在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抑搔

清代岳映斗

玉绳宵且尽,昆岫月将韬。古木红云曙,新滩碧浪高。

下除寻拄杖,穿径棘围祹。暂取鸡翁意,聊宽此抑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 为龚节孙题种橘图

清代曹贞吉

玉局昔年客,秃鬓老仙翁。思移林屋嘉树,饱啖洞庭红。

疑作亭名楚颂,眷此素荣绿叶,惨淡比青枫。有志那能遂,遗迹大江东。

仿瞻子,怀古意,画图中。雨蓑风笠,长镵白木苦匆匆。

且自耕云半亩,转眼霜林千颗,一笑对山童。忘却生绡里,欲倩右军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十九

清代蒋士铨

一帆婀娜,引孝廉、归舫半江秋水。下第情怀,初领略、未可悲歌已难。

健翮方抟,霜蹄小蹶,况有陈平美。岂长贫贱,西清正要才子。

且去将母吴门,寻亲白岳,一洗淮阴耻。恶少年来,相问讯、当日饿夫如是。

家傍垂虹,窗横笠泽,小住为佳耳。扁舟散发,春来我亦行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林间几三十里寒甚道傍有残火温酒举白方觉有暖意次敬夫韵

宋代朱熹

千林一路雪毰堆,吟断饥肠第几回。温酒正思敲石火,偶逢寒烬得倾杯。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