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迷楼

明代袁宏道

古寺行宫是,荒台迹近真。枫枯能作语,钗老化为人。

夜蜡烧天泪,秋蛾幻月新。当年倘不乐,难道不成尘。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六陵

清代顾炎武

六陵饶荆榛,白日愁春雨。山原互起伏,井邑犹成聚。

偃折冬青枝,哀哀叫杜宇。海水再桑田,江头动金鼓。

蹑屩一迁逡,泪洒攒宫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宫锁宿戏题

宋代刘攽

复阁深沈横九衢,京尘断绝闭门居。士人应怪跳壶术,汉使曾无系雁书。

暝数月华将复缺,春和庭卉已非初。东风雷雨知何在,快意青冥看化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吕】金字经

元代卢挚

嵩南秋晚

谢公东山卧,有时携妓游,老我嵩南画满楼。楼外头,乱峰云锦秋。谁为寿,绿鬟双玉舟。

宿邯郸驿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时自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兴 癸夘九月也 其五

明代韩邦奇

形胜杭州天下先,曾持宪节共群贤。江分吴越连沧海,云拥金衢入楚天。

文献彬彬三道议,忠邪历历万人传。他年青史谁收拾,莫使浮名负简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冲虚观

明代解缙

遍览冲虚益旷哉,悬崖峭壁起楼台。每逢嘉客岩边过,疑有仙真天际来。

水底尽教龙稳卧,松巅时遇鹤飞回。道人采药迷归路,洞口云生扫不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兴杂兴十首 其十

明代王世贞

上书知不报,解绶且谋归。嚄唶堪巾帼,婆娑忆布衣。

酒如清渭水,莼似北山薇。薄晓诗名贱,于今未忍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惠崇画四首秋

宋代晁补之

一雁孤风乍临渚,
两雁将飞未成举,三雁群行依宿莽。
芦花已倒江上风,云间分飞那可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绿意·采桑

清代饶芝祥

轻寒轻暖,正柔条苍翠,披拂林薮。只见携篮,了角鸦鬟,来到绿杨巷口。

闹蛾扑蝶浑閒事,早又是、饲蚕时候。问当年、陌上罗敷,风景依稀似否。

一捻春尖纤小,筠筐携在手。半掩红袖。露滴蓉裳,雨打荷囊,不管枝新叶旧。

唱歌声出红墙外,恍惚是、催桑老妇。且辛勤、候过三眠,再酌去年葚酒。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