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

唐代林杰

七夕今朝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赴西川途经虢县作

唐代高骈

亚夫重过柳营门,路指岷峨隔暮云。
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徐夤

日坠虞渊烛影开,沈沈烟雾压浮埃。剡川雪满子猷去,
汉殿月生王母来。檐挂蛛丝应渐织,风吹萤火不成灰。
愁人莫道何时旦,自有钟鸣漏滴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州民问

唐代白居易

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
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

元代王恽

老境心便多暇。束缚尘缨高挂。饭饱去寻君,闲步闲吟闲话。

闲话。闲话。过眼纷华都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爱山亭为赵梦麟主事赋 其二

明代程敏政

海岳庵头石路通,结茅人似米南宫。醉来徙倚穷双目,误指青山作画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燕子矶

清代秦蕙田

策杖陟层巅,凌虚望远天。江山自终古,亭榭几经年。

帆影悬残照,渔歌入暮烟。长吟舒逸兴,风月任无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述怀

清代倪灿

大雅曾传玄窍方,吾家遗业有青囊。逢人敢诩回春手,先泽波流自在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蜀总过沔宴制帅

宋代李曾伯

皇天祚宋启真儒,手钥秦关镇蜀都。
方策有之伊吕偶,规模如此汉诏无。
军声劘刜归帷幄,王事驱驰在粟刍。
把酒东湖需捷奏,伫催公衮醉西湖。

林杰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