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王以明山居韵 其五

明代袁宏道

细鸟藏窗叶,幽花缀静枝。猎心生翠管,冶习露春诗。

为发添尘罥,因寒罢讲期。贪嗔真可去,何事并除痴。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友续辞 水粽

唐代王质

我取友兮得水粽,结花甚轻结根重。竹筒楝叶潇湘馀,随波凌乱飘江湖。

藤笼闭,漏兜闲,所思兮奚可悭,芦岸槿篱门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三

明代释函是

将夕云霞变,玄景忽已灭。中宵霁光风,薄曙春寒冽。

境迁情屡易,识纷智乃汨。文句竞华质,高明神理滑。

见闻遗所知,焉得心路绝。展转名义兴,玄解肆分别。

谁作声明论,今日何曾劣。童稚匪他人,秖昧当年说。

五百阿罗汉,豁然成超越。迦匿弥罗时,髣髴枯树穴。

莫倚渊镜微,皓首不能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景彝圣俞马上见槐花

宋代韩维

天津南望两涯间,蓊若青云乍吐山。
花叶相催何日已,尘埃不断几人闲。
郎官萧洒裁诗丽,博士龙钟叹鬓班。
我独无诗亦无叹,朝驱羸马暮知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凝翠堂 其一

宋代刘攽

檐前老竹生无数,座上清风处处来。俗客不知看好鸟,红尘无复污苍苔。

儿童戏扫黄金影,茗饮时倾碧玉杯。会待秋霜坚草木,简书羌管倩人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京八景 其六 西山霁雪

明代金幼孜

海上云收旭景新,连峰积雪净如银。晴光迥入千门晓,淑气先回上谷春。

瑶树生辉寒已散,琼林消冻煖偏匀。玉堂相对题诗好,移席钩帘坐夕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华从化诵李中麓乐府词有忆寄上四首 其四

明代卢楠

麟阁虚传身后名,琴台贳酒自须倾。䬃沓结风成楚舞,歌唫绿水胜秦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十二首 其八

清代李慈铭

一阵帘前疏雨过,夕阳楼阁晴妍。小安笔砚晚风前。

柳丝低拂地,蕉影半遮帘。

团扇单衫都称意,不须纱帽闲眠。静看庭际飏茶烟。

绿阴中断处,红试晚花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峡石铺

宋代范成大

峰头壁立伟天造,万雉石城如带绕。
山骨鳞皴火种难,山下流泉却宜稻。
新秧一棱绿茸茸,茅花先秋雪摇风。
后皇嘉种不易熟,野草何为搀岁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