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朔风卷地声如雷,西南想见巫山摧。江南图籍二百年,一炬尽作江陵灰。
不知此图何所得?眼中十二犹崔嵬。猿声髣髴馀山哀,行云欲行行复回。
神宫缥缈望不极,乘风御气无九垓。区区云梦蹄涔尔,岂知更有阳云台。
偶值三旬隙,堪偿千载忙。有官原是夏,此日岂无阳。
重过烟花市,长驱翰墨场。不缘持玉节,安得解铜章。
未去须常会,将来孰可量。试看王子宅,或比郑公乡。
饮处谁招得,行机已坐忘。园蔬从嫩摘,山果更高装。
弄月当花槛,临风泛羽觞。幽篁如客瘦,独鹤拟人长。
使者新恩渥,儒生故态狂。阳关莫先唱,西出路微茫。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