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慎中
高楼千尺碧云齐,杨柳枝枝到地垂。落日少年来系马,独将肝胆与妖姬。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1013篇诗文
满庭芳 叹憨汉
金朝:马钰
孤凝
宋代:白玉蟾
约斋西窗先有垂柳腊后四日辟地增植花数十辈
宋代:张镃
潇湘八景 其二 烟寺晚钟
元代:陈孚
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
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宋代:张耒
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
宋代:范仲淹
杂曲歌辞。桃花行
唐代:李峤
奉呈虞侍讲三首 其三
元代:倪道原
万里驱驰别帝乡,蜀江南下楚山长。宫衣满箧云霞烂,御酒分杯雨露香。
恩湛镜湖新赐水,梦随玉殿旧班行。杏花疏雨催春色,人在吴中听乐章。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