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1013篇诗文
凤翥群山秀,龙飞此地灵。昔人曾种树,今日尚名亭。
密叶生仍细,疏花落更馨。音声来静夜,精魄孕虚星。
雨入霏琴荐,云屯黯砚屏。秋阴连古市,凉吹进空囹。
旧应三公兆,今看五马停。麟符荣不忝,燕寝梦俄醒。
郡事非蝼蚁,原情在鹡鸰。从容辞组绶,萧散向林扃。
缥轴诗成什,银罂酒满经。归装勤去仆,离曲厌歌伶。
恋阙心应赤,还家鬓尚青。民今思召政,谁复犯齐刑。
郡乘歌宜载,朝绅议可听。老夫将直笔,为著去思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