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1013篇诗文
孤山有贞干,不比寻常木。蟠根怪石巅,亭亭自生育。
百物进相高,位闰知蹙缩。散叶傲风霜,樛木外林樕。
琴桐峄之阳,逍遥两俱足。夸父徒我庭,如仁示其目。
股掌玩何言,遂可移风俗。
佳游念兹山,何心计脩阻。一来感奇逢,再至欣夙睹。
萧萧读书岩,高风凛终古。杂木荒女萝,遗踪记环堵。
当时想禽鱼,英姿识龙虎。而我后千龄,披榛悼前武。
磴道方涉云,松林忽闻雨。悠悠遂忘归,远意入平楚。
既寻石上室,复息林下宇。长飔凉衣巾,薄暮多笑语。
乡来同苦辛,殷勤问游侣。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