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1013篇诗文
江南闰三月,雪花大如掌。阳和变肃杀,天意先垂象。
是夕大营溃,坏云时下上。十万良家子,同声呼放仗。
洒血平清渠,暴骨杂榛莽。或云贼四合,无计禦粗犷。
或云饷内缺,有心吝金帑。参肉岂足食,谡诛讵云枉?
浩劫叹茫茫,抚膺恨畴曩。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