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閒兴 其六

明代文徵明

端溪古研紫琼瑶,斑管新装亦兔毫。长日南窗无客至,乌丝小茧写离骚。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8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事二十一截句 选五 其一

近现代释敬安

修罗障日昼重昏,谁补河山破碎痕。独上高楼一回首,忍将泪眼看中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陈唐山七十一

明代庞嵩

玉人丰骨岛中仙,七十筹添又一年。心矩已先从孔得,画爻深自了羲传。

勤过洛社衣冠会,懒结华山石室缘。桂子欲承钟鼎养,兰孙能诵杞莱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严太史

明代顾璘

皇风振休藻,夫子播清芬。兴洽山水际,心将贾宋群。

市朝思大隐,封域藉高文。讲幄虚怀切,诸生待问频。

古称兼善义,众拟上公勋。莫学桐江叟,终身远汉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随分林泉

元代杨弘道

绿净青葱户牖边,问谁于此卜终焉。江云阴薄晨炊熟,野烧光寒夜烛然。

词赋丽淫誇陆海,传奇虚诞记壶天。徵君知足心常足,践履南华齐物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悼亡四首 其二

明代陈繗

朱弦愁绝破瑶琴,流水无声恨转深。鸾凤楼空春寂寂,鸳鸯瓦冷夜沉沉。

半生懿行传闺阃,千古遗风惨士林。除却一经文与史,更无遗子满籯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生还吉水

明代杨士奇

家住文江头,东望秦淮涘。恋恋父子情,迢迢隔山水。

粤昔奉父母,留侍大母居。重闱供甘旨,旦夕承婉愉。

久违父膝下,仰慕闻诗礼。况乃大母心,惓惓念行子。

北地困远涉,风霜多苦颜。幸复荷荣宠,何时见斓斑。

昨者促我来,令我慰羁旅。腊月达京城,升堂拜父母。

我父见子来,惊起还悲叹。别时汝总角,汝今已胜冠。

我母见子来,怜我克孝敬。念我涉苦辛,问我行久近。

各言问大母,大母今寿康。听荅未及已,零泪沾衣裳。

我留侍父母,蔼蔼天伦乐。诲语日殷勤,离怀顿舒豁。

舒怀未几许,我父呼我言。父母喜汝来,大母傒汝旋。

我未报国恩,养亲诚赖汝。事父汝日长,遄归勿辞苦。

拜跪受父教,黾勉惟敬承。晨起别高堂,扬舲复南征。

维时二月初,春风动杨柳。父执书赠言,朋游劝行酒。

人生尚孝行,子归重操脩。矧子英妙年,勉学循嘉猷。

而翁我同朝,且复同乡郡。何以赠子行,努力崇令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阳前一日憩瓜州息浪庵侯风 其一

明代陈仁锡

瓜州台畔沸如雷,此地安禅我亦陪。龙像似盂悬印坐,金银浮玉引青来。

人头忽向浪中出,帆影惊翻波底回。卓赐五州烦寄语,法轮高出海门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芝山寺感事

明代李梦阳

偶到芝山寺,遥伤荐福碑。霜雷十月动,秋战万家悲。

凉入丹枫堕,崖高黄葛垂。洪钧融万物,黔首独旌旗。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