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衅天汉,金乌朗炎曦。方夏苦埃郁,言遵芳圃嬉。
息鞅偎南榭,褰裳荫北池。微凉度鲜飙,浅碧漾寒漪。
短藻翻鳞鬣,閒渚集凫鹥。流目落翔泳,游心寓篇词。
愿言领幽意,况复酬心知。坐抚景光寂,还怜车马稀。
消摇极瞻讽,旦昼不知疲。畴能均凉燠,无为居所移。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808篇诗文方郎手提三尺剑,云是延津跃出双龙子。自言此物信有神,水斩蛟龙陆豹兕。
张华去后少人知,匣里寒光漾秋水。君曾携之燕市头,醉来拂拭声啾啾。
秋风走猎上林苑,月明高宴娼家楼。秋风明月自年年,半生行乐马蹄烟。
縢囊时出济人药,藜杖空馀沽酒钱。我政逢君君欲别,对酒无欢共呜咽。
驿亭春尽柳花斑,莺语鹃啼草树间。兰桡晓趁三江水,马首晴开五岭山。
兴来倘上滕王阁,好寄音书双鲤还。
忆昔春闱赴京邸,落日停车马周里。风尘客路一相逢,空谷足音殊可喜。
下第南归各一天,重来又是六经年。君家兄弟情如旧,呼酒张灯开夜筵。
明朝再唱阳关曲,屈指韶华今十六。琐闼追思日似年,碧云怅望人如玉。
渭北江东白雁疏,屋梁残月暮窗虚。天涯消息有时有,梦里神交无处无。
对床风雨今何夕,一见令人动颜色。但觉情怀只旧时,不知岁月非前日。
盍簪未已又言归,椿树凝霜雁影微。阳和乍入官桥柳,寒气偏多游子衣。
难兄已荷轩裳贵,嗟尔年来尚衿佩。秋风八月桂花时,准拟都门重相会。
薄暖轻寒,去春还远,绮窗又见春色。纤红吐秀,小碧衔妍,略约去年风格。
年时记得。花落后、时时相忆。恰开也、又说花枝,撩人春恨如织。
问讯瑶台咫尺。算何郎韶颜,一见还识。帘深贮艳,槛曲移香,何处好春消息。
花前小立。应胜似、无端寻觅。便三点、两点春光,此时多少怜惜。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