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石斋太傅致仕还蜀 其一

明代文徵明

春风归马拥都城,争羡贤哉太傅行。吾道正从占出处,斯人端不负平生。

云移玉垒堪支笏,水落瞿塘便濯缨。落日啼猿夔府道,定依南斗望神京。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8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怀三首 其三

明代顾璘

落叶随去水,回风或停之。风止且复流,赴海终有时。

嗟我系此乡,郁郁无还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二

清代龚自珍

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邻。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圣者胞与言,夫岂夸大陈。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

宗周若蠢蠢,嫠纬烧为尘。所以慨慷士,不得不悲辛。

看花忆黄河,对月思西秦。贵官勿三思,以我为杞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中 其三

明代张嗣垣

玉露催黄叶,金声起素商。乍能消酷暑,翻自怯新凉。

多病惭司马,全生愧牧羊。有怀殊不寐,真觉夜能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济美堂为郭郎中鼎贞题

明代金幼孜

故家世系出汾阳,数百年来倍有光。门外青山馀黛色,屋边乔木老风霜。

传家自信诗书美,启后方知庆泽长。回首东梅溪上路,至今簪笏照高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桃二首 其一

明代孙作

饼可充饥黍可餐,桃如大药驻朱颜。空肠待得三千岁,辟谷何人不入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得顾洛阳书却寄四首 其二

明代宗臣

七月垂缨出建章,蓟门秋草怨胡霜。相思化作长堤柳,一夕春风遍洛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二绝句送敬美弟闽中学政 其六

明代王世贞

倚幰看云度武夷,霜皮古柏隐丛祠。诸生定有椒浆供,为读羊公堕泪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度石栋岭

宋代洪迈

我行欲安适,策马逾山樊。
谷深不可瞬,危磴争猱猨。
坡陀两山间,寂历三家村。
茅檐青裾妇,蓬发薪烟昏。
敲冰那可饮,分我一掬温。
郎樵晚未归,客到不与言。
不奉水头卮,肯投柳下门。
作诗配国风,行者式其藩。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