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808篇诗文有地须种木兰花,有树好宿双啼鸦。木兰女儿能代父,慈鸦之雏能哺母。
姚家堂中如画图,鹤发高居彩衣舞。当年兵尘暗乡关,扶携稿砧烟瘴间。
天留晚福在平世,去家万里仍生还。有儿有妇供滫瀡,书声歌声动邻里。
板舆不待鱼轩,列鼎不如负米,中有至乐物莫比。
酌彼金罍酒,起为颐颜寿。堂前日日春风和,棘心之诗岂足多。
我今独无空尔羡,如此堂中萱草何。
华翁之窝字绿筠,第云不可无此君。手种淇园三万个,一一青含太古文。
龙鳞陡擘谷后雨,凤尾直破松梢云。为君传神者谁氏,醉沈淋漓走元气。
敲戛犹馀金石音,纵横不见龙蛇字。此君与翁俱有孙,琅玕肯让吾家门。
夹池檀栾借馀润,茂林风流依旧论。阿戎昔作童子游,把臂三日山中留。
卷头虽失王大令,眼底复得文湖州。文君妙手称三绝,墨池片片墨琼屑。
已教春雪擅前贤,况是秋霜同晚节。此图再更人再徂,恍然若对黄公垆。
未穷尘代沧桑事,嵇阮于今不可呼。
九日集抱瓮园赋诗甚欢翼日乃大风雨用惜抱轩集中猎日次重九诗韵柬异之
侏儒饱死笑臣朔,岂识天机谢彫斫。吾侪相求重声气,不与嚣嚣竞风飑。
各从颔下抱骊珠,那肯怀中藏鼠璞。舒州山水本奇绝,我与君来锡双卓。
昨逢重九秋气清,共款园扉无剥啄。登高姑一陟附娄,矫首龙山青黛扑。
风吹皂帽歌乌乌,我亦相从如猎较。文昌昭谏蹑迹至,筮得朋簪手重握。
陆玑草木剧纷纶,郭璞虫鱼更斑駮。须臾客去余就睡,江上西风动清角。
明晨急雨寒潇潇,云气苍黄湿寥邈。侧闻先生夜无寐,吟声非梦亦非觉。
阴晴未许周髀算,悲愉有似迷藏捉。旷观区宇解先忧,頫睇缥缈嗤独学。
作诗摩垒再致师,酬答勿辞朋友数。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