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逢(1584—1675年)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字启泰,号钟元,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20余年,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顺治元年(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廷屡召不仕,人称孙征君。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五卷、《书经近指》。► 9篇诗文
泠泠百丈泉,迸流穿石罅。上有千仞松,盘拿互相亚。
寒飙六月起,惊涛莽崩泻。龙鳞珠雾喷,麈尾箭波射。
葱郁似含春,清凉可消夏。閟岩夐深靓,悬磴绝潇洒。
兰楣支杏梁,缥缈连云架。药臼倚松根,茶寮当竹下。
石几净无尘,丹书研露写。苔印芒履滑,枝碍罗巾絓。
观世得沈冥,寄怀任骚雅。名利两蜗牛,乾坤一指马。
言从静者居,请息俗士驾。
孙奇逢(1584—1675年)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字启泰,号钟元,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20余年,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顺治元年(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廷屡召不仕,人称孙征君。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五卷、《书经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