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贤卿论叔代,夫子实才雄。盟定全生后,名垂不死中。
相桓仁岂忝,结鲍契谁同。稍乏图王器,终成翌霸功。
一匡谋乃合,三逐耻曾蒙。系槛心何在,持盈戒未终。
饥乌残堞暮,春树古台空。最胜思遗事,泱泱表大风。
银河夜悄冰蟾泣,露蕊风荷软无力。香奁半掩碧菱光,独向窗间理蝉翼。
南风挟雨江云湿,绿怨红愁满胸臆。可怜明月如青镜,不照妾心同铁石。
人生命薄空自惜,转眼风光成故迹。愿郎身与松柏坚,随意萋萋寒草碧。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