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仰观大造,俯览时物。机过患生,吉凶相拂。智以利昏,识由情屈。
野有寒枯,朝有炎郁。失则震惊,得必充诎。
峨峨高门,鬼窥其庭。弈弈华轮,路险则倾。前辀摧轴,后鸾振铃。
将队竞奔,诲在临颈。达人悟始,外身遗荣。
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散以玄风,涤以清川。
或步崇基,或恬蒙园。道足匈怀,神栖浩然。
咨余冲人,禀此散质。器不韬俗,才不兼出。敛衽告诚,敢谢短质。
冥运超感,遘我玄逸。宅心辽廊,咀嚼妙一。
孔父有言,后生可畏。灼灼许子,挺奇拔萃。方玉比莹,拟兰等蔚。
寄怀大匠,仰希遐致。将隆千仞,岂限一匮。
自我提携,倏忽四周。契合一源,好结回流。泳必齐味,翔必俱游。
欢与时积,遂隆绸缪。一日不见,情兼三秋。
矧乃路遐,致兹乖违。尔托西隅,我滞斯畿。寂寂委巷,寥寥闲扉。
凄风夜激,皓雪晨霏。隐机独咏,赏音者谁。
贻我新诗,韵灵旨清。粲如挥锦,琅若叩琼。既欣梦解,独愧未冥。
愠在有身,乐在忘生。余则异矣,无往不平。理苟皆是,何累于情。
□□□□,戒以古人。邈彼巢皓,千载绝尘。山栖嘉遁,亦有负薪。
量力守约,敢希先人。且戢谠言,永以书绅。
危峰张屏帏,峻壁开户牖。崩腾来阵马,翔舞下灵鹫。
秀色纷后前,晴岚迷左右。重阴忽障翳,虚籁竞呼吼。
深迂爱风日,高亢扪星斗。帝居望北阙,村落当南口。
军都汉时县,遗迹奄存否。中郎读书处,遗构想摧朽。
谁云用武地,经训乃渊薮。我家胶东湄,朴学叹白首。
居邻通德里,况此见师友。惭无书带草,采采为盈手。
何以醉先生,清溪绿如酒。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