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

明代李舜臣

茵席沟渠各所宜,巧耶有道得如斯。平生正不人怜受,岂有乌头变白时。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劝僧酒

唐代皇甫松

劝僧一杯酒,共看青青山。酣然万象灭,不动心印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五门西望

唐代王建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追忆 写景 讽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赠温侍御温前今按蜀楚有声特申巨济之望云

明代陈子壮

华发勋名豸角冠,驱驰骢马慰加餐。兵戈况复诛求尽,楚甸何如蜀道难。

乔木始闻游女咏,铜鞮多称里儿欢。当筵合罢南征曲,都入升平乐事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阴渡

明代谢肃

朝发武陟城,夕宿河阴渡。平原郁苍苍,蔓屮巳多露。

展我素氍毹,偃息并厓树。洪涛与风会,砉若迅雷怒。

揆余江海士,止逝随所遇。一苇苟可航,济险亦奚惧。

所念形影单,恒饥在长路。中田岂无稼,不受一饭顾。

引领望故乡,巳复星汉曙。宣尼川上叹,使我获深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二十首 其九

明代胡应麟

灼灼芳树枝,敷荣一何早。绿条被繁英,初日何杲杲。

感此芳春时,采掇寄远道。馨香不终夕,零落随百草。

盛年处空闺,颜色为谁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茅生

明代王世贞

暗投多失色,孤愤少知音。依旧丰城剑,空悬燕市金。

冲牛国士气,买骏古人心。予亦浮湘者,谁当诵上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后

清代陈乙

空山微雨后,孤阁夕阳沈。新月出云际,清风生竹林。

萧萧凉意足,寂寂小窗深。习气难除却,㸐檠伴独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朝赋归来好 其十一

宋代徐经孙

归来好,万喜千欢无烦恼。日课吾孙读古书,此是吾家传世宝。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