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先生家本东州住,蚤岁才名人共许。十年再易广文毡,两邑英才沾化雨。
忽报慈亲与世违,高堂洒泪脱斑衣。宿草荒原零露夕,寸心方忆报春晖。
徵书遥自天边降,野鹤閒猿徒怅望。待漏初趋金马门,看花还入乌衣巷。
相逢共向凤城春,正值青青柳色新。长干道上春衫薄,卓女垆头绿酒醇。
君将出宰新城去,送别城阴遇朝雨。座中唱彻渭城歌,江草江花总愁绪。
论交何必须故人,昔闻倾盖即情亲。为君暂绾离帆住,我有中心欲具陈。
知君本是岩廊器,下邑割鸡才小试。中朝藻鉴岂终遗,行见青云当立致。
闻说新城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