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郊坛候驾

明代李舜臣

金扉启禁垣,火树照平原。警跸鸣空下,旌旗夹路翻。

一龙蹡日驭,百兽舞云门。岁岁甘泉上,瞻迎万乘尊。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 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

金朝元好问

百折清泉绕舍鸣。隔年杨柳绿阴成。藕花多处一舟轻。行处自由皆乐事,得来无用是虚名。等闲荣辱不须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春夜宿开元观

唐代杨凭

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
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文琮之官新城

明代王汝玉

先生家本东州住,蚤岁才名人共许。十年再易广文毡,两邑英才沾化雨。

忽报慈亲与世违,高堂洒泪脱斑衣。宿草荒原零露夕,寸心方忆报春晖。

徵书遥自天边降,野鹤閒猿徒怅望。待漏初趋金马门,看花还入乌衣巷。

相逢共向凤城春,正值青青柳色新。长干道上春衫薄,卓女垆头绿酒醇。

君将出宰新城去,送别城阴遇朝雨。座中唱彻渭城歌,江草江花总愁绪。

论交何必须故人,昔闻倾盖即情亲。为君暂绾离帆住,我有中心欲具陈。

知君本是岩廊器,下邑割鸡才小试。中朝藻鉴岂终遗,行见青云当立致。

闻说新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申腊二十五日落一左齿

宋代洪适

行年六十已中枯,雪映衰髯岁且除。一齿骤然离左辅,益怜大嚼远庖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此日足可惜

宋代黄机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桃源(般涉调)

宋代张先

仙郎何日是来期。无心云胜伊。行云犹解傍山飞。郎行去不归。
强匀画,又芳菲。春深轻薄衣。桃花无语伴相思。阴阴月上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圣俞

宋代欧阳修

凌晨有客至自西,为问诗老来何稽。
京师车马曜朝日,何用扰扰随轮蹄。
面颜憔悴暗尘土,文字光彩垂虹霓。
空肠时如秋蚓叫,苦调或作寒蝉嘶。
语言虽巧身事拙,捷径趾蹈行非迷。
我今俸禄饱余剩,念子朝夕勤盐齑。
舟行每欲载米送,汴水六月乾无泥。
乃知此事尚难必,何况仕路如天梯。
朝廷乐善得贤众,台阁俊彦联簪犀。
朝阳鸣凤为时出,一枝岂惜容其栖。
古来磊落材与知,穷达有命理莫齐。
悠悠百年一瞬息,俯仰天地身醯鸡。
其间得失何足校,况与凫鹜争稗稊。
忆在洛阳年各少,对花把酒倾玻璃。
二十年间几人在,在者忧患多乖睽。
我今三载病不饮,眼眵不辨騧与骊。
壮心销尽忆闲处,生计易足才蔬畦。
优游琴酒逐渔钓,上下林壑相攀跻。
及身强健始为乐,莫待衰病须扶携。
行当买田清颍上,与子相伴把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梢青 潘玉泉扇湖访秋图

清代姚燮

金碧湖天。夕阳无尽,俊侣当年。藕叶冰纨,柳技玉笛,菱角银鞯。

画楼凉月娟娟。记人影、鸥边鹭边。赵北青旂,江南红舫,一样秋烟。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