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得某汝宁书

明代李舜臣

南国棠为舍,斯人玉作书。知君思远道,犹我怨离居。

去住身皆客,山河岁渐除。念从花下别,早已树头疏。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灵隐寺三首 其三

唐代陈蜕

寻僧访腊说东坡,壁上题诗未尽磨。远谪还能偕慧婢,行吟尚自感春婆。

嗟余一失湖山趣,去日全从愁病过。浪说游踪遍海岳,西泠旧约总蹉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

唐代钱起

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郢曲传甘露,尘心洗几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郑明府之山东

明代胡应麟

百里弦歌遍讼堂,铜符墨绶正飞扬。桥迎驷马过平乐,舄化双凫到上阳。

汶水星芒流剑匣,齐山云色堕琴床。看君异日循良宴,第一雄飞汉殿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广三妇艳四首 其三

明代胡应麟

大妇出迎客,二十颇有馀。中妇起持觞,二九曳罗襦。

小妇坐鸣筝,二八正敷腴。丈人但行乐,南面安得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宝应张氏丛桂园同皇甫子循郭次甫黄淳甫赋八首 其六 慈竹寮

明代欧大任

手把楞伽读,悬灯伴僧宿。夜闻风雨声,那知在深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宋代欧阳修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兴二首 其二

宋代郑刚中

村酒向人虽是薄,寒梅于我未全疏。山斋独酌已半醉,自看小童寻晚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食瓜二首 其一

宋代周紫芝

酂侯昔微时,刀笔一小吏。起依日月光,勋业高百世。

道大原不容,功高亦为累。所以韩彭徒,累累就庖胾。

萧何于是时,身任天下寄。坐安刘帝心,赖有东陵计。

东陵固明哲,避地有深意。此物原不凡,世俗岂知味。

此味当自知,未可语儿辈。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