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 其一

明代李舜臣

拂晓动危旌,严垂指北平。烽烟还未靖,骢马故遄征。

二镇雄天邑,千山亘石城。直劳前箸借,已夺右贤精。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潘守愚思质昆弟 其三

清代罗有高

太息南郭人,三悲而日远。端蓍得潜龙,空林安静偃。

行义会有适,早计怨岁晚。咄哉殷深源,名浮坐自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愁闺照镜诗

南北朝萧纲

别来憔悴久,他人怪容色。只有匣中镜,还持自相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开愁歌

唐代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乾,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将过半病怀索莫惜无可与言诗者得句自遣山泽癯者云

元代张雨

一一花栽绕屋庐,半春多病意何如。缘诗太瘦终无补,与酒全交渐要疏。

研席留香非长物,斋庖得笋是佳蔬。鹤群呼唤来同饮,新绿溅溅已满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常引 寿刘同知

元代王恽

太行晴色泛帘*。对书史,日优游。宾从尽风流。谁健似、东陵故侯。人间万事,尘埃野马,一笑付纹楸。眉宇寿光浮。拚醉过、黄花暮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余次得邸报姚继文少卿南太常予卿太仆因寄一绝

明代王世贞

我徙苍梧君豫章,君游留省我金阊。司空自有华阴土,一拭能令两剑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荅昆明尹张极山

明代杨慎

南荒迁客重来时,东道主人慰衰迟。相望咫尺云津树,限隔一水昆明池。

弹琴暇豫宓子贱,戴星出入巫马期。高峣小楼有悬榻,一樽何日话心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 题江建霞所藏屈翁山手书崇祯宫词册

清代冯煦

一老累然蹋野阴。汉家城阙剧萧森。鹃啼鹤唳又而今。

遗迹半沦皋羽研,行吟还抱水云琴。更无人识黍离心。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