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午日约赵景仁出郭景仁有辞因简

明代李舜臣

午日蒙恩泽,彤庭既醉归。此时仍逸兴,相与及馀晖。

林壑闻多美,朋曹觉近稀。如何草玄思,不暇览芳畿。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对雨愁闷,寄钱大郎中

唐代刘湾

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
九陌成泥海,千山尽湿云。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兴二首

唐代赵嘏

溪花入夏渐稀疏,雨气如秋麦熟初。
终日苦吟人不会,海边兄弟久无书。
读彻残书弄水回,暮天何处笛声哀。
花前独立无人会,依旧去年双燕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成 其二

元代赵孟頫

末利花开小玉莲,香风引谒洞中仙。梦回不记相逢语,明月清圆在枕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都下送林容江文学南还

明代林章

春明门外半离亭,风雨时时送客经。
十载故人应是梦,一尊别酒不堪醒。
吴江向楚茫茫绿,汉草连胡黯黯青。
愁满关山归未得,天涯何处暮云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芦汀夜笛

明代王汝玉

风捲芦花雪满洲,笛声飞送一江秋。曲中都是沧浪趣,楚客听来不用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秦氏旧宅

宋代左鄯

格天阁在人何在,偃月堂深恨亦深。不见洛阳图白发,但知郿坞积黄金。

直言动便遭罗织,举目宁知有照临。炙手附炎俱不见,可怜泥泽满墙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怀十首 其十

宋代朱松

江海有一士,补衮抱经纬。帝衣日月明,袖手久不试。

九关隔云雨,谁肯借一臂。弦急而调卑,此叹同万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泉长老不受承天衬因作颂

宋代黄庭坚

达摩从西来,不受梁武衬。
却面少林墙,衣钵一万贯。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