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苏一峰侍郎献绩如京苏旧铨司

明代李舜臣

日色覆平津,年光催别晨。江帆今送客,水镜旧为人。

城阙融残雪,山河入早春。寄言花共柳,好作道途新。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陆擢

唐代常建

圣代多才俊,陆生何考槃。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
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殷勤叹孤凤,早食金琅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傅冲益寄淮口阻风及清淮道中诗二首又次涟水一首用其韵和寄 其一

宋代程俱

群玉聚名隽,作书如九丘。回观白虎儒,谫浅安可侔。

傅子故疏爽,十年嗟滞留。嵚崎百忧后,晚为造物收。

平生未见书,颇足资吟讴。纵未服豸角,且当佐螭头。

安知免官去,触热送浊流。清朝正须才,洗垢方镇浮。

岂使三语掾,垂纶逐群鸥。譬如飘风顷,终济万里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季夏游杭灵隐诸峰

元代萨都剌

佛国群山快我登,烟霞踏破几层层。三天竺畔全无暑,六月松阴尺五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呈楚督何阁部

明代王邦畿

元老雄风控上流,汉家形胜在荆州。云连西蜀巴江水,天接南溟越海楼。

万里狂澜回一柱,十年神剑定千秋。烽烟霜鬓今何似,珍重无贻圣主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漫兴 其四

明代杨光溥

绕舍团青嶂,萧然自一村。竹烟茶灶煖,松火酒炉温。

径引通池水,岩藏啸月猿。故人无孺子,谁复过陈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郊园步花二首 其二

明代李梦阳

即使怜花何恁苦,不如开落任风吹。花开花落从渠得,柰记栽桃种柳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子真诸人饮求仁不与作怨诗因戏答

宋代晁补之

结习徐看荡劫灰,天花从自落空阶。
似闻满室唯澄水,投砾何因出定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晓寄友人

唐代罗隐

洞庭霜落水云秋,又泛轻涟任去留。世界高谈今已得,
宦途清贵旧曾游。手中彩笔夸题凤,天上泥封奖狎鸥。
更见南来钓翁说,醉吟还上木兰舟。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