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四夜藩省宴集

明代李舜臣

薇垣看月上,兹夕已婵媛。楼度庭初满,灯张市渐諠。

寒花滋露发,火树映星翻。几似今为乐,笙歌倒一尊。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芙蓉

宋代卢梅坡

云袂飘摇翠佩环,仙姿绰约紫霞冠。
虽然谪在西风里,合作人间小牡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夷九曲棹歌图 其三

宋代刘元刚

三曲悬崖插匦船,春秋八百又千年。不知天地黄心木,控鹤仙人肯汝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 其一

宋代杨无咎

沙上鸥群□戏,云端雁阵斜铺。殷勤特为故人书。

写尽衷肠情素。

名字纵非俦匹,夤缘自合欢娱。尽教涂抹费工夫。

到底翻成吃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护法寺

宋代张勋

乱草织斜阳,天风结晓霜。
摇鞭追马足,投宿问僧房。
望眼挥清泪,愁云罩故疆。
客帆更无数,不见祖生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苍头还山言故乡茶山离散之状感作

明代张穆

神宗世号太平时,老稚春风共放眉。井里万家攒突兀,虹桥千柱筑涟漪。

冶游锦瑟留江月,纵猎雕鞍出广陂。百年快事那堪保,昨见桃花人已老。

三朝变态无几时,渐入萧条尚能好。连年戎马征粟刍,巨室金钱敛如扫。

长官爱财白日寝,奸雄窃发何能禁。处堂谁及动殷忧,淫侈先为此时朕。

偶有山童自里来,豹狼方逼市城摧。颓垣野妪啼青草,战垒遗骸知阿谁。

遗骸不掩枯连镞,暮雨低原闻鬼哭。参差高阁成墟烟,永巷蓬蒿深蔟蔟。

一朝故旧如秋风,零落天涯梦华屋。当知缘妄乘化来,生死劳劳苦如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午六月同黄大器避暑朝天宫李鍊师之来鹤轩

明代程敏政

雨馀凉思一襟回,琳馆苔花满石台。双鹤溯风留语去,独槐当户送阴来。

丹炉几向清宵伏,芸检时从白日开。避暑又看今岁始,不辞冰果荐春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吸江

宋代文天祥

绝壁千寻俯雪潭,春花秋草有(上髟下监)鬖。
当年误著蒲团坐,惹得人称马祖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四止庵

元代艾性夫

松关深更迂,中有安行路。
从渠马上人,笑我不出户。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