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白石歌,壮君黄鹄游。笑骑将军马,踏遍西山秋。
古之大哲人,于此怀民忧。铁柱系长蛟,斗门遏洪流。
地轴安其常,水灵何所求。长笑蜀太守,空立三犀牛。
繄此十万家,高柳连城楼。形胜自天开,攻守由人谋。
綵笔为我题,宣城美才猷。宁知东湖水,可以藏渔舟。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280篇诗文
文昌星象动,移辖向百粤。国事倚财用,天心生俊杰。
盛年好策勋,陈力在高列。闾里苦疲瘵,军须复匮竭。
时变资兼济,权机难预设。恢宏文武姿,出入霸王说。
高屋建瓴水,何当喻敏决。千牛解崇朝,硎刃犹新发。
受才正尔殊,处地值方蹶。琼海扬沸汤,桂岭长蛇穴。
五材谁去兵,峒箐常流血。负弩烦诸侯,行路多持铁。
官邪乏纠摘,纲条日隤缺。一岳势已尊,四维赖手挈。
岂徒酌泉心,不愧饮冰节。妙略神弛张,坐制蛮夷谒。
丈夫异草木,身名恶澌灭。功烈勇自致,金石穷冶伐。
馀事取富贵,斗印肘间绁。请看岁荏苒,容易凋华发。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